时间: 2025-04-26 17:5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5:41
木兰花慢 其三
作者:张弘范 〔元代〕
乾坤秋更老,听鼓角,壮边声。
纵马蹙重山,舟横沧海,戮虎诛鲸。
笑入蛮烟瘴雾,看旌麾一举要澄清。
仰报九重圣德,俯怜四海苍生。
一尊别后短长亭。
寒日促行程,甚翠袖停杯。
红裙住舞,有语君听。
鹏翼岂徒高举,卷天南地北日升平。
记取归来时候,海棠风里相迎。
天地已是秋天,时间渐渐老去,耳边响起鼓声和角声,壮烈的战斗气息在边疆回荡。我骑马穿越重重山峦,乘船横渡浩瀚的海洋,勇猛地猎杀猛虎,捕捉鲸鱼。笑着走进那满是烟雾和瘴气的蛮地,看着旗帜一举,决心要让这个地方恢复清明。仰望九重天,感激圣明的君主;俯视四方,怜悯苍生。离别之后在短亭相聚,寒冷的日子催促着行程,轻盈的翠袖停下了酒杯。红裙舞动,与你说话,鹏鸟的翅膀岂是徒然高举,卷起南北的天空,迎接日出。记得归来的时候,海棠花的风中来迎接我。
作者介绍:张弘范,元代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著称。其作品多描绘战争、边塞生活,表现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元代,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威胁、民众苦难之时,诗人通过个人的壮志豪情表达对国家的忠诚与对人民的怜悯,体现了那个时代的英雄气概。
《木兰花慢 其三》是一首充满豪情与壮志的词作,张弘范通过描绘边疆战争的场景,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士兵英勇的赞美。开头部分,诗人通过“乾坤秋更老,听鼓角,壮边声”引出边塞的壮丽景象,鼓声和角声交织,激发出一种强烈的战斗气息,展现出诗人渴望为国捐躯的豪情。
接着,诗人描绘了纵马穿越重山、舟行沧海的艰难与壮观,展现了他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决心。随后,诗人提到“笑入蛮烟瘴雾”,表达了对艰苦环境的蔑视,表现出一种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仰报九重圣德,俯怜四海苍生”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怀,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最后的情景描绘,如“海棠风里相迎”,既是对归来时美好景象的期待,也象征着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结构紧凑,意象丰富,气势磅礴,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是元代边塞词中的杰出代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使用了比喻、拟人和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性与表现力。例如,“鹏翼岂徒高举”中的鹏鸟象征着追求理想的勇气。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关怀,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基调激昂而深沉。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诗中运用的意象,展现了古代士人的豪情壮志和家国情怀,同时也反映了历史背景下人们对自由与和平生活的追求。
诗词测试:
张弘范生活在哪个朝代?
“纵马蹙重山”中“蹙”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海棠”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