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0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01:30
自吹箫伴去,还再住列仙儒。
想瑶草呼龙,梅花待鹤,诗鬓慵梳。
平生爱寻先隐,冷襟怀要与俗人疏。
可惜风骚零落,而今才到清都。
漫郎曾赋石鱼湖。流水绕阶除。
剩一片涓涓,断云新柳,照影荒渠。
宫奁已销馀艳,觅彩毫何处写黄图。
说与游人记得,羽觞泛也应无。
我一边吹箫,一边随着乐声离去,心中却仍然挂念那些仙人和儒者。
想起那瑶草在呼唤龙神,梅花在等候仙鹤,而我却懒得梳理诗人的鬓发。
我一生都爱寻访隐士,心中冷淡,想与世俗之人保持距离。
可惜风骚的才情已经凋零,如今我才来到这清丽的都城。
曾经漫游时,郎君在石鱼湖吟咏,流水环绕着阶前。
如今只剩下一片涓涓细流,断云映衬着新柳,映照在荒凉的渠边。
宫殿的华丽已然消失,哪里还能找到彩毫来描绘那美丽的图景呢?
告诉游人们,记得那羽觞漂流的美好,也许再也没有了。
厉鹗(约1660-约1730),字廷燮,号懋亭,晚号白云山人,清代诗人、词人,精于诗词及散文,风格清新脱俗,常与隐士生活和自然景观相结合。
《木兰花慢》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流露出对过去风华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感慨。
《木兰花慢》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词作,展现了厉鹗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以“自吹箫伴去”引入,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作者在此刻似乎与世隔绝,心中却又难以忘怀那些高雅的仙人和儒者。接着,诗中引入了瑶草与梅花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随着诗句的发展,作者渐渐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与失落感,“可惜风骚零落,而今才到清都”,这句话反映了他对昔日辉煌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惋惜。诗中提到的“流水绕阶除”,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最后,结尾的“说与游人记得,羽觞泛也应无”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悲凉,仿佛在告诫后人:即使再美好的时光也终将过去,珍惜当下成为了唯一的选择。整首词情感深邃,意境悠远,体现了厉鹗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与思索。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逃避,反映了时间无情与人事变迁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思考。
“自吹箫伴去”中的“箫”代表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情感
c) 一种植物
诗中提到的“瑶草”象征着?
a) 现实
b) 理想与神秘
c) 朋友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世俗生活的热爱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失落感
c) 对财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