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华山高卧图》

时间: 2025-07-12 00:20:00

诗句

蹇驴不蹋丰丘尘,华山归卧云台云。

曲肱枕石且适意,世事耳边殊不闻。

建隆天子小天下,自起潜行风雪夜。

经济元臣不敢眠,夜夜衣冠待车驾。

南征北伐事纷纭,猛将四出貔貅军。

尽取荆吴并蜀广,床头鼾睡只容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0:20:00

原文展示:

蹇驴不蹋丰丘尘,华山归卧云台云。
曲肱枕石且适意,世事耳边殊不闻。
建隆天子小天下,自起潜行风雪夜。
经济元臣不敢眠,夜夜衣冠待车驾。
南征北伐事纷纭,猛将四出貔貅军。
尽取荆吴并蜀广,床头鼾睡只容君。

白话文翻译:

驴子在丰饶的丘陵上行走得很艰难,我在华山上归卧于云间。
双肱曲枕在石头上,随意而适意,世间的事我全然不闻。
建隆年间的皇帝治理着小小的天下,自己在风雪夜里出行。
那些经济政策的元臣们不敢安眠,夜夜衣冠整齐等候车驾。
南征北伐的事务纷繁复杂,勇猛的将领们纷纷出征。
尽管征伐荆吴和蜀地的战斗不断,我却只想在床上安静地鼾睡。

注释:

  • 蹇驴:形容驴子行走艰难。
  • 丰丘:指肥沃的丘陵。
  • 华山:著名的山脉,象征高洁和隐逸。
  • 曲肱:双肱弯曲,形容人放松舒适的姿态。
  • 耳边殊不闻:耳边的声音全然听不见,表示对世事的漠然。
  • 建隆天子:指北宋时期的皇帝,反映当时的政治情境。
  • 潜行:夜间秘密出行。
  • 经济元臣:指治国理政的重要臣子。
  • 鼾睡:安静地睡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宪,元代诗人,因其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淡泊。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代,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局的无奈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身处动荡的时代,虽身居华山,却难以逃避纷繁的世事,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题华山高卧图》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中展现了诗人对华山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安静生活的渴望。首句通过“蹇驴不蹋丰丘尘”表达了对世俗繁忙的厌倦,直指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而“华山归卧云台云”则描绘了华山的高远与超脱,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向往。

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曲肱枕石且适意”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仿佛在对世间的纷扰不屑一顾。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提到了当时的皇帝和元臣,他们的忙碌与紧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愈显强烈。

最后几句提到南征北伐的军事活动,诗人以“床头鼾睡只容君”作结,表现出他对这些纷争的漠视与对安宁生活的执着。整首诗以华山为背景,借助自然景色与世事的对比,深刻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逃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蹇驴不蹋丰丘尘:驴子难以行走,暗指世事的艰难。
  2. 华山归卧云台云:诗人在华山上安卧,象征超然物外的生活。
  3. 曲肱枕石且适意:舒适的姿态,表现出对自然的享受。
  4. 世事耳边殊不闻:对外界纷扰的漠视,表达内心的宁静。
  5. 建隆天子小天下:提及当时的皇帝,表现政局的紧迫感。
  6. 自起潜行风雪夜:反映当政者的辛劳与不易。
  7. 经济元臣不敢眠:治理国家的重任压得臣子们无法安睡。
  8. 夜夜衣冠待车驾:形象地描绘了官场的繁忙与压力。
  9. 南征北伐事纷纭:战争的纷扰,表达对世事的无奈。
  10. 猛将四出貔貅军:勇士出征,象征战争的无情。
  11. 尽取荆吴并蜀广:征伐扩展,显示历史的沧桑。
  12. 床头鼾睡只容君:诗人只想安静地睡觉,逃避这一切。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曲肱枕石”和“世事耳边”,形成对比,增强节奏感。
  • 比喻:如“蹇驴”比喻生活的艰难,增强表现力。
  • 象征:华山象征高洁与隐逸,反映诗人的理想。

主题思想:

本诗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借助华山的自然景观与当时政治的纷扰形成对比,表达出对世事的无奈与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山:象征高洁、隐逸与自然的美好。
  • 驴子:象征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 云台:象征自由与超然的境界。
  • 鼾睡:象征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张宪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华山”象征什么?

    • A. 纷争
    • B. 隐逸与自然
    • C. 战争
  3. “世事耳边殊不闻”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 A. 焦虑
    • B. 轻松
    • C. 无奈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张宪《题华山高卧图》王维《终南山》:两者均表现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张宪更强调对现实纷扰的逃避,而王维则融入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杂感三首 其一 黄州杜于皇兵阻客娄赋此慰之 久客 二月五日西郊口占 二月芳草碧寄吴中故人 读党籍碑 登驼巘岭 代上刘郎中 村路 次韵张敬之桂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豺狼当路 暌别 田字旁的字 边馆 无情无义 建之底的字 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专专 水断陆绝 丨字旁的字 少相 香字旁的字 同字框的字 股肱耳目 临危致命 推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