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8:1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8:19:14
满庭芳
吾邑茶具俱出蜀山,暮春泊舟山下,漫赋此词
——陈维崧
白甀生涯,红泥做活,乱烟细袅孤村。
春山脚下,流水浴柴门。
紫笋碧鲈时候,溪桥上市贩争喧。
推篷望,高吟杜句,旭日散鸡豚。
田园。淳朴处,牵车鬻畚,垒石支垣。
看鸱夷扑满,磊磊邱樊。
而我偏怜茗器,温而栗湿翠难扪。
掀髯笑,盈崖绿雪,茶事正堪论。
在我的家乡,茶具皆来自蜀山,暮春时节我在山下泊舟,随意赋写这首词。
白色的陶器伴随着我的生活,红泥制作的器具,轻烟缭绕着孤零的村庄。
春天的山脚下,清澈的流水洗涤着柴门。
正是紫色的竹笋和青色的鲈鱼的季节,溪桥上贩卖的声音争相喧闹。
我推开篷帘,遥望远方,高声吟诵杜甫的诗句,旭日升起,散发着鸡豚的清香。
在田园的质朴之地,牵着牛车卖着锄头,石头垒成的墙壁。
看着鸱夷(古代的鸟类)扑满,丘陵高耸,层层叠叠。
然而我偏偏喜欢那些茶具,温润而湿润,青翠难以触摸。
我掀起胡须笑着,满山的绿雪,茶事正适合谈论。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25—约1680),字子骞,号唯庵,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茶文化题材闻名。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清代,正值茶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茶具与自然景观的结合,表现了对茶事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眷恋。
《满庭芳》是一首充满活力与自然气息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深情眷恋。诗中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春日的山水之间:白陶的光泽、红泥的温暖、清流的潺潺、竹笋的嫩绿,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图景。
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亦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在“而我偏怜茗器,温而栗湿翠难扪”一句中,诗人以茶具作为情感的载体,表达了自己对茶文化的独特情感。茶,不仅是饮品,更是生活的一部分,承载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深情。
整首词的节奏感与画面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和谐的乡村生活场景,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也反映了对人情世态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春日田园的描绘,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茶事的悠闲态度,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全诗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温而栗湿翠难扪”使用了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茶具的特性,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的自然景观与茶文化,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深情厚谊,展现出了一种闲适与愉悦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满庭芳》是哪个朝代的诗作?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诗中提到的“紫笋碧鲈”主要指的是什么?
A. 颜色
B. 季节
C. 食物
D. 动物
诗人对茶具的感情是什么样的?
A. 轻视
B. 喜爱
C. 无所谓
D. 厌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