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满庭芳 悟生死》

时间: 2025-04-23 23:12:33

诗句

七十韶华,暂时光景,寻思一向沉吟。

酸辛入鼻,苦痛事攒心。

生死都来两字,既生身、有死相临。

堪养氯,要逃生死,物外去搜寻。

心开通妙用,火中养木,水里生金。

把乾坤骨髓,收向朱林。

龙虎变成婴姹,灵灵显、岂论阳阴。

无生灭,真真了了,跨鹤上瑶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12:33

原文展示:

满庭芳 悟生死
作者: 马钰 〔元代〕

七十韶华,暂时光景,寻思一向沉吟。
酸辛入鼻,苦痛事攒心。
生死都来两字,既生身有死相临。
堪养氯,要逃生死,物外去搜寻。
心开通妙用,火中养木,水里生金。
把乾坤骨髓,收向朱林。
龙虎变成婴姹,灵灵显岂论阳阴。
无生灭,真真了了,跨鹤上瑶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深刻思考。作者回顾自己七十年的时光,感叹生命的短暂,内心充满了酸苦的感受。生与死这两个字在他心中交织,既然有生命,就必然会面临死亡。他希望能够超越生死的束缚,寻找更高的境界。通过心灵的开启与灵性的运用,作者认为可以在困境中找到生命的意义。最后,他提到一种超脱的境界,仿佛可以乘鹤飞上瑶池,达到一种无生无灭的状态。


注释:

字词注释:

  • 韶华:指美好的青春时光。
  • 酸辛:形容生活中的艰辛与痛苦。
  • :此处可能作“虑”解,意为思虑、担忧。
  • 朱林:可能指红色的树林,引申为某种美好或理想的境地。
  • 龙虎:常用来象征阴阳变化。
  • 婴姹:形容小孩,象征生命的初生。

典故解析:

  • 鹤上瑶岑:瑶池在中国神话中是仙人聚集之地,乘鹤而上象征着超脱尘世,追求长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钰,元代诗人,致力于道家思想的传播,作品常蕴含哲理,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歌多反映对生命、自然和人性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马钰晚年,正值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时期。诗中体现了他对生死轮回的哲理反思,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生死和灵性追求的关注。


诗歌鉴赏:

马钰的《满庭芳 悟生死》是一首深邃且富有哲理的诗作。全诗在意象的构建上,展现了作者对生死的独特理解与思考。开篇以“七十韶华”引入,借此回顾了自己的人生,令人产生共鸣。紧接着,诗人用“酸辛入鼻,苦痛事攒心”表现了生活的艰难与不易,生死二字在此成为一种宿命的象征,令人深感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在对生死的思索中,作者表达了希望超越生死的愿望,这种渴望通过“心开通妙用,火中养木,水里生金”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对生命的理解不仅限于对生与死的思考,更是在寻找一种超脱的境界,达到与宇宙合一的理想状态。

结尾“无生灭,真真了了,跨鹤上瑶岑”更是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对生死的最终领悟与超脱。这种对生死的深刻理解,正是道家哲学的体现,展现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七十韶华,暂时光景,寻思一向沉吟。
    描述作者回望过去的七十年,感慨光阴短暂。

  2. 酸辛入鼻,苦痛事攒心。
    表达了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痛苦。

  3. 生死都来两字,既生身有死相临。
    强调生与死是相互依存的,生存就是面对死亡。

  4. 堪养氯,要逃生死,物外去搜寻。
    表达对逃避生死的渴望,寻找更高的精神境界。

  5. 心开通妙用,火中养木,水里生金。
    形象化地表达心灵的启发与灵性的发展。

  6. 把乾坤骨髓,收向朱林。
    寓意对宇宙本质的理解与追求。

  7. 龙虎变成婴姹,灵灵显岂论阳阴。
    说明生死变化的过程,超越了阴阳之别。

  8. 无生灭,真真了了,跨鹤上瑶岑。
    终极的生命领悟,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火中养木,水里生金”通过自然元素来比喻灵性的发展。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生与死的关系,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与追求超越的渴望,体现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韶华:象征青春与美好时光。
  • 酸辛:代表生活的苦难与挑战。
  • 朱林:象征理想与追求的目标。
  • 龙虎:象征阴阳变化与生命的循环。

这些意象不仅承载了诗人对生死的思考,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哲学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七十韶华”中的“韶华”指什么?
    A. 时间
    B. 青春
    C. 生命
    D. 财富

  2. 诗中提到“跨鹤上瑶岑”,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追求长生
    B. 享受生活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反对生死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探讨人生与命运。
  • 王维的《终南山》:反映对自然与生死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马钰的《满庭芳》与李白的《将进酒》均探讨人生,但前者更注重生死哲理,后者则强调享乐与豪情。

这两首诗在主题和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命观与价值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道教哲学与文学》
  • 《元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马钰及其作品的背景与思想。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七月十五夜,再泛螺江,与听水老人同赋 梅花 登长安慈恩寺塔 过出海庵访元济上人不值 望海 比同彦平谒希颜千里昆仲千里留醉短项翁彦平有作鄙拙者亦不能已勉强乱道幸笑览 某属闻少伊广文归别墅将挂其冠然乎富贵恐不 次韵得閒晚春即事 次马得閒幽居客至韵 比同彦平谒希颜千里昆仲千里留醉短项翁彦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玉字旁的字 医话 火字旁的字 虫结尾的成语 证引 滔天之势 异口一言 名流巨子 尢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特种 香字旁的字 自习 张大其事 久悬不决 止字旁的字 禅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