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1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16:03
《西江月 络纬娘》
听尔丝缫五夜,令人毂转三更。
可怜镜子织难成。金井阑边露冷。
亦有机声轧轧,何须灯火莹莹。
梦回明月半窗横。一片梧桐疏影。
听你在夜里缠丝,令人辗转反侧到三更时分。
可怜那镜子里的织物难以完成,金井边的栏杆上露水寒冷。
也有机声轻荡,何必灯火明亮。
梦中回到明月照着半窗,梧桐树影摇曳一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金井阑边露冷”暗指夜晚的清冷,与人心的孤寂形成对比。梧桐树常被用作思念的象征,表现了对离别的感伤。
作者介绍:
沈善宝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生活琐事,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
创作背景:
《西江月 络纬娘》写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工艺的重视,以及人们在繁忙生活中的孤独与思念。诗中结合了织布工的辛劳与情感的交织,表现了社会底层女性的坚韧与柔情。
《西江月 络纬娘》是一首细腻而深情的诗作,展现了工匠女性在夜里辛勤工作的情景。诗的开头“听尔丝缫五夜,令人毂转三更”,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又令人心碎的夜晚,反映出诗人对女性劳动者的同情与理解。接下来的“可怜镜子织难成”,不仅描绘了织布的艰辛,也隐含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
诗中“金井阑边露冷”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清冷的夜晚氛围,表现了孤独与思念。此时,机声的存在让人感受到一种希望和生命的延续,表现出劳动的美好与坚韧。最后一联“梦回明月半窗横,一片梧桐疏影”,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明月和梧桐树影的结合,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表现了女性在社会中所承受的压力与内心的孤独,同时也展现了她们坚韧的精神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工匠女性的辛勤劳动为主线,表现了她们在孤独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思念,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时代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可怜镜子织难成”指的是什么?
A. 织物的美好
B.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C. 织布的工艺
D. 诗人的情感
“梦回明月半窗横”中,明月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思念与希望
C. 劳动的成果
D. 夜晚的寂静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国家的忧虑
C. 对工匠女性的同情与理解
D.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沈善宝的《西江月 络纬娘》与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都通过月亮来表现思念之情,但沈善宝更侧重于对劳动与现实的刻画,而李白则更偏向于对故乡的怀念。两者都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
以上为对《西江月 络纬娘》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