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3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8:25
卜算子·留赠镜湖纱
作者:朱彝尊 〔清代〕
留赠镜湖纱,浣女机中织。
裁作轻衫稳称身,更染蒲萄色。
松叶玻璃碧,劝饮春纤执。
本向人前欲避嫌,禁不住心怜惜。
这首诗是留赠给镜湖纱的,浣女在机上编织。
裁剪出的轻衫合身,染上了蒲萄的颜色。
松叶般的翠绿,劝人饮春酒细品。
原本想在人前避开嫌疑,怎奈禁不住对她的怜惜之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朱彝尊,字佩弦,号秋水,清代文学家,擅长诗词,尤其擅长词作。他的作品风格清新细腻,富有生活气息。朱彝尊在诗词创作上追求真情实感,常常描绘生活中的细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细致与美好,诗人借助“镜湖纱”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美丽女子的怜惜。
朱彝尊的《卜算子·留赠镜湖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浣女在清澈湖水旁织纱的情景,展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美。诗的开头便引入了“镜湖纱”,这个意象既是对物品的留赠,也是对女子的赞美,浣女的形象在这里显得格外生动。接下来的“裁作轻衫稳称身”,不仅描绘了轻盈的衣物,也暗示了女子的窈窕身姿,展现出女性的温柔与优雅。
“更染蒲萄色”则将色彩的变化引入,蒲萄色的深邃与灵动,使得这件轻盈的衣衫更为引人注目,仿佛在诉说着春日的浪漫与生机。随着诗意的推进,“松叶玻璃碧,劝饮春纤执”中提及的春酒,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氛围,令人感受到一种温暖而清新的气息。诗人在此劝饮,仿佛在邀请读者一同享受这美好的春光与美酒。
最后,诗人以“本向人前欲避嫌,禁不住心怜惜”收尾,表达了他对这位浣女的深切情感,尽管出于避嫌的考虑,但最终还是难以抑制心中的怜惜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在简单的生活场景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朱彝尊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美丽女子的赞美和对春日生活的享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生活细节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浣女”指的是什么?
“蒲萄色”在诗中代表着什么?
诗人最后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