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5:3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32:14
致政惭轻举,为樵亦易穷。
文章还古道,礼数逐秋风。
独鹤千松下,万航一水中。
最怜当路草,衰败与人同。
这首诗表达了我对政治的不满与羞愧,做个樵夫也容易穷困。文章仍然遵循古人的方式,礼仪却随秋风而去。独自的白鹤在千松之下,万条航船在同一水中航行。最让我怜惜的是路旁的野草,它的衰败与我同在。
诗中提到的“古道”和“礼数”反映了唐代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传统道德和礼仪的重要性。而“独鹤”则可能借用古诗中的意象,象征孤独与高雅。
林藻,唐代诗人,生活在政治动荡和文化繁荣的时期。他的诗作多表达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为樵》写于诗人对政治的不满和对生活的反思之际,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感慨,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追寻。
《为樵》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思考的诗作。诗中,林藻通过对“樵夫”这一平凡职业的描写,反映出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与思考。他以“致政惭轻举”为开篇,表达了对自己在政务上无能的自责,接着用“为樵亦易穷”来指出即便是做个樵夫,也可能陷入贫困的境地,暗示了社会的不公与艰难。
接下来的“文章还古道,礼数逐秋风”,则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望,突显出古代礼仪的逐渐消逝,反映了社会变迁对个体的影响。在“独鹤千松下,万航一水中”中,孤独的白鹤与千松相映成趣,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也寓意着一种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最后一句“最怜当路草,衰败与人同”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生命脆弱与无常的深切同情,草的衰败似乎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落,反映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情感基调深沉而富有哲理。
《为樵》的作者是谁?
A) 白居易
B) 林藻
C) 王维
诗中提到的“独鹤”象征什么?
A) 劳动
B) 孤独与高洁
C) 财富
“礼数逐秋风”在诗中表达了什么?
A) 时代的变化
B) 自然的美
C) 个人的无奈
对比林藻的《为樵》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表达了对生命与社会的思考,但林藻更偏向于对传统礼数的怀念与对无常的感慨,而白居易则更多体现了对别离与生命轮回的理解。两者在情感基调与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