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23:19
〔明代〕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嘉靖四年(1525)闰十二月生,嘉靖二十九年(1550)庚戌科进士。初授刑部主事,性耿介,不附权贵。嘉靖三十年(1551)调考功。因年少气盛,对虽“阉宦敛迹,而严嵩父子济恶”的腐败朝政深为不满,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九月解考功职,谢病返回兴化。旋即“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嘉靖三十三年(1554)正月,宗臣便赴京复职,以谢厚望。旋移吏部文选司,进稽勋员外郎。这时朝政的腐败更为严重;“嵩握权久,遍引私人居要地。”权势日张,以至于“诸宗藩请恤乞封,挟取贿赂。”因而“南北给事御史交章论贪污大臣,皆首嵩。”面对朝政的日益腐败,奸党们的恣意横行,他从不畏于权势,而予针锋相对。所以,清代学者王先谦在其《宗子相先生诗集序》盛赞其“有刚正不阿之节。”“方先生为稽勋员外郎,为严嵩所恶。”
宗臣为“后七子”之一,王先谦有云:“先生志行,未尝欲以文人名,而后之人颇多称其诗,盖方其年少,才高气锐,落笔辄拔出一时,一二有气力者相与张之,以为吾徒,结社要盟,主持夸异。”《明史》所谓“视当世无人,七才子之名播天下。”他的创作,散文较出色。如《报刘一丈书》,有力地抨击了封建官场的腐败。其文重点描摹了奔走权门的无耻之徒的种种丑态。对他们夤缘钻营、甘言媚词、逢迎拍马的细节,作者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在其《明代文学》一书中,认为此文“淋漓喷薄,无复摹秦仿汉之习;而感慨中出诙诡,乃极似太史公《游侠列传》、杨恽《报孙会宗书》。”《西门记》、《西征记》则描写抗倭斗争,生动真切,指陈时弊,也颇淋漓,都是较好作品。
【 寄怀乡园游好五首 】 伏枕花频改,登楼月乍圆。宦情疏病后,世事... 详情
【 寄卢少楩 】 大伾山头花满烟,春来竟日酒垆眠。不知妻子... 详情
【 闻雁忆弟子培 】 秋雨千峰散,寒云万里开。不知天际雁,几日... 详情
【 郊行 】 并马出春城,摇鞭一相语。杨柳遍西湖,应从... 详情
【 春兴 】 司马提兵夜渡河,羽林诸将拥雕戈。青山一战... 详情
【 除前钱惟重夜至 】 朔雪千门拥骑过,西风摇落罢鸣珂。愁边鸿雁... 详情
【 秋夜顾二丈来集 】 少别已残暑,相看失旧容。秋衣下风露,夕草... 详情
【 雨夜沈二丈至 】 榻有何人下,君能此夜过。寒蝉吴客赋,衰凤... 详情
【 闻雁 】 一枕何能得,长愁至不禁。鱼龙残夜笛,风雨... 详情
【 报刘一丈书 】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 详情
【 阳春曲 】 春华灿灼春月明。侏唇玉颊扬哀声。凄凄切切... 详情
【 出塞 】 青海传烽燧,黄沙入鼓鼙。单于屯塞北,大将... 详情
【 出塞曲 】 壮士怀慷慨,高义贯长虹。甘心报国雠,挟矢... 详情
【 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 六解 其六 】 闻君有瑶琴,来自昆仑域。虽未听其声,时时... 详情
【 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 二解 其二 】 与君生别离,仨年参与商。谁谓三年久,不如... 详情
【 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 九解 其九 】 手中珊瑚枝,光华掩白日。恐君一见之,疑作... 详情
【 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 七解 其七 】 玉树抽新条,炎炎困赤土。日望天上云,不得... 详情
【 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 八解 其八 】 自与君相别,剪刀日夜利。君有云锦裳,吾当... 详情
【 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 一解 其一 】 出门望所欢,零雪忽盈尺。岂曰沾吾衣,畏此... 详情
【 子夜吴歌九解赠李顺德于鳞 三解 其三 】 夜半倚梧桐,明月何历历。梧子在其上,可见...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