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雪中过在伯》

时间: 2025-04-27 03:25:58

诗句

北风一夜吹成雪,城东城西人断绝。

冒寒各有晨独起,不畏风吹骨欲折。

刍薪价高瓶粟竭,妻子亦作异县隔。

微官本为饥寒计,到底却如生事拙。

奈何曾不此为忧,政尔发声歌应节。

岂惟入地绝遗蝗,便想连天摇宿麦。

寒厅逼仄碍眼界,古岸宽平可车辙。

宁能不见戴安道,我无逸兴须渠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25:58

原文展示:

北风一夜吹成雪,城东城西人断绝。冒寒各有晨独起,不畏风吹骨欲折。刍薪价高瓶粟竭,妻子亦作异县隔。微官本为饥寒计,到底却如生事拙。奈何曾不此为忧,政尔发声歌应节。岂惟入地绝遗蝗,便想连天摇宿麦。寒厅逼仄碍眼界,古岸宽平可车辙。宁能不见戴安道,我无逸兴须渠发。

白话文翻译:

北风一夜之间吹成了大雪,城东城西的人们都断绝了往来。尽管寒冷,每个人都在清晨独自起床,不畏惧寒风刺骨。柴火价格高昂,粮食也已耗尽,妻子和孩子也被隔绝在异县。原本为了解决饥寒问题而做的小官,最终却像生活一样笨拙。为何不为此担忧,反而在这里唱歌应和节拍。不仅希望消灭地里的蝗虫,还想象着摇动天上的宿麦。寒冷的厅堂狭窄阻碍视野,古老的河岸宽阔平坦可以行车。宁愿不见戴安道,我没有闲情逸致需要他激发。

注释:

  • 北风一夜吹成雪:形容北风猛烈,一夜之间将大地覆盖成雪。
  • 城东城西人断绝:指大雪导致人们无法出行,断绝了往来。
  • 冒寒各有晨独起:尽管寒冷,每个人都在清晨独自起床。
  • 不畏风吹骨欲折:形容寒风刺骨,但人们不畏惧。
  • 刍薪价高瓶粟竭:柴火价格高昂,粮食也已耗尽。
  • 妻子亦作异县隔:妻子和孩子也被隔绝在异县。
  • 微官本为饥寒计:原本为了解决饥寒问题而做的小官。
  • 到底却如生事拙:最终却像生活一样笨拙。
  • 奈何曾不此为忧:为何不为此担忧。
  • 政尔发声歌应节:反而在这里唱歌应和节拍。
  • 岂惟入地绝遗蝗:不仅希望消灭地里的蝗虫。
  • 便想连天摇宿麦:还想象着摇动天上的宿麦。
  • 寒厅逼仄碍眼界:寒冷的厅堂狭窄阻碍视野。
  • 古岸宽平可车辙:古老的河岸宽阔平坦可以行车。
  • 宁能不见戴安道:宁愿不见戴安道(戴安道是东晋时期的隐士,这里指宁愿不见隐士)。
  • 我无逸兴须渠发:我没有闲情逸致需要他激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中的景象,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寒冷的冬日,赵蕃在雪中行走时所写。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困和人们的生活困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冬日雪景为背景,通过描绘北风、大雪、寒冷等自然元素,展现了人们在严寒中的生活状态。诗中“冒寒各有晨独起,不畏风吹骨欲折”一句,既表现了人们的坚韧不拔,也透露出生活的艰辛。而“微官本为饥寒计,到底却如生事拙”则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北风一夜吹成雪:开篇即描绘了北风的猛烈和大雪的突然降临,为全诗定下了寒冷的基调。
  2. 城东城西人断绝:大雪导致人们无法出行,断绝了往来,反映了社会的孤立和隔绝。
  3. 冒寒各有晨独起:尽管寒冷,每个人都在清晨独自起床,表现了人们的坚韧和独立。
  4. 不畏风吹骨欲折:形容寒风刺骨,但人们不畏惧,展现了人们的勇气和坚强。
  5. 刍薪价高瓶粟竭:柴火价格高昂,粮食也已耗尽,反映了生活的贫困和艰难。
  6. 妻子亦作异县隔:妻子和孩子也被隔绝在异县,表现了家庭的分离和孤独。
  7. 微官本为饥寒计:原本为了解决饥寒问题而做的小官,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无奈。
  8. 到底却如生事拙:最终却像生活一样笨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9. 奈何曾不此为忧:为何不为此担忧,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10. 政尔发声歌应节:反而在这里唱歌应和节拍,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11. 岂惟入地绝遗蝗:不仅希望消灭地里的蝗虫,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2. 便想连天摇宿麦:还想象着摇动天上的宿麦,展现了作者的想象力和对未来的憧憬。
  13. 寒厅逼仄碍眼界:寒冷的厅堂狭窄阻碍视野,反映了作者对环境的感受。
  14. 古岸宽平可车辙:古老的河岸宽阔平坦可以行车,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15. 宁能不见戴安道:宁愿不见戴安道,表达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16. 我无逸兴须渠发:我没有闲情逸致需要他激发,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立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不畏风吹骨欲折”中的“风吹骨欲折”,形象地比喻了寒风的刺骨。
  • 拟人:如“北风一夜吹成雪”中的“吹成雪”,赋予了北风以人的动作。
  • 对仗:如“冒寒各有晨独起,不畏风吹骨欲折”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冬日雪景的描绘,反映了人们在严寒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诗中既展现了人们的坚韧和勇气,也透露出生活的贫困和艰难。同时,作者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未来的憧憬,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北风:象征着寒冷和严酷的自然环境。
  • 大雪:象征着隔绝和孤立的社会状态。
  • 冒寒:象征着人们的坚韧和独立。
  • 刍薪价高:象征着生活的贫困和艰难。
  • 妻子异县隔:象征着家庭的分离和孤独。
  • 微官:象征着官场生涯的无奈和生活的笨拙。
  • 发声歌应节:象征着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寒厅逼仄:象征着环境的狭窄和视野的阻碍。
  • 古岸宽平:象征着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未来的憧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北风一夜吹成雪”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的温暖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凉爽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D

  2. 诗中“冒寒各有晨独起”表现了人们的什么品质? A. 懒惰 B. 坚韧 C. 贪婪 D. 自私 答案:B

  3. 诗中“微官本为饥寒计,到底却如生事拙”反映了作者对什么的无奈? A. 家庭 B. 官场 C. 自然 D. 社会 答案:B

  4. 诗中“岂惟入地绝遗蝗,便想连天摇宿麦”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向往? A. 战争 B. 和平 C. 丰收 D. 贫困 答案:C

  5. 诗中“宁能不见戴安道,我无逸兴须渠发”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向往? A. 隐士生活 B. 官场生涯 C. 商业活动 D. 学术研究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背景,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杜甫《春望》: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反映了战乱时期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诗词对比:

  • 赵蕃《雪中过在伯》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两首诗都以自然景色为背景,但前者更多地反映了生活的艰辛和人生的感慨,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
  • 赵蕃《雪中过在伯》与杜甫《春望》:两首诗都反映了社会现实,但前者更多地关注个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感受,后者则更多地关注国家和人民的命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等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是研究宋诗的重要参考书。
  • 《唐宋诗鉴赏辞典》:收录了王之涣、杜甫等多位唐宋诗人的作品,是研究唐宋诗的重要参考书。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寿外姑) 挽黄承事三首 和前韵 田县尉悲风词 遣兴四首 和益阳赵宰六首 和晚菊三首 田舍杂兴怀长兄四首 和苦热喜雨 弃屣有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缶字旁的字 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居作 貌是情非 新兵 闲文 有蠙可乘 聿字旁的字 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枝叶扶疏 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犬字旁的字 露人眼目 积骸 包含诉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白手 包字头的字 立刀旁的字 洞悉其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