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14:08
西峡何有空云烟,二禺独富林与泉。
泉声百道出涧谷,树影密锁重崖圆。
我从白庙溯中宿,迢迢百丈山腰牵。
峰回路转入凝碧,一湾绿净波沦涟。
今朝况是浴佛日,入门赞叹朝金仙。
禅房虽好未暇坐,欲趁脚力穷幽妍。
古苔滑汰石荦确,半岭瀑布悬奔川。
小亭恰占瀑胜处,烈风迅雷下九天。
松声水声不可辨,咫尺雾雨霾层巅。
山僧留客沦清茗,佛桑一株红欲然。
飞来古寺更绝顶,细路策杖螺盘旋。
杜鹃苦号山木战,绀霜夜降丹叶鲜。
试登高处一凭眺,三十六峰罗眼前。
濛濛云起湿衣袂,䬟䬟风紧无行船。
归猿洞古碧环杳,阮俞径在苍瑶坚。
僧言此寺压凤背,两崖展翅如腾骞。
果然便恐复飞去,榕根藤蔓牢幻缠。
脱巾松下聊小憩,了了不觉空尘缘。
幸逢不晴复不雨,得携宾从频流连。
羽人缥缈不可接,藓文斑驳谁所镌。
搜奇揽胜十日少,走马来看安得全。
临行更订六月约,要听万木吟风蝉。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4:08
清远峡飞来寺
作者: 平恕 〔清代〕
西峡何有空云烟,二禺独富林与泉。
泉声百道出涧谷,树影密锁重崖圆。
我从白庙溯中宿,迢迢百丈山腰牵。
峰回路转入凝碧,一湾绿净波沦涟。
今朝况是浴佛日,入门赞叹朝金仙。
禅房虽好未暇坐,欲趁脚力穷幽妍。
古苔滑汰石荦确,半岭瀑布悬奔川。
小亭恰占瀑胜处,烈风迅雷下九天。
松声水声不可辨,咫尺雾雨霾层巅。
山僧留客沦清茗,佛桑一株红欲然。
飞来古寺更绝顶,细路策杖螺盘旋。
杜鹃苦号山木战,绀霜夜降丹叶鲜。
试登高处一凭眺,三十六峰罗眼前。
濛濛云起湿衣袂,䬟䬟风紧无行船。
归猿洞古碧环杳,阮俞径在苍瑶坚。
僧言此寺压凤背,两崖展翅如腾骞。
果然便恐复飞去,榕根藤蔓牢幻缠。
脱巾松下聊小憩,了了不觉空尘缘。
幸逢不晴复不雨,得携宾从频流连。
羽人缥缈不可接,藓文斑驳谁所镌。
搜奇揽胜十日少,走马来看安得全。
临行更订六月约,要听万木吟风蝉。
西峡山谷中何曾有空中的云烟,只有二禺山独自富饶着茂密的森林与清泉。
泉水声如百道水流,涌出涧谷,树影密密匝匝,锁住了重崖的圆形。
我从白庙出发,沿着溪流而行,远远地被百丈高的山腰牵引。
峰回路转,走入凝碧的景色中,映出一湾绿净的波光潋滟。
今天正好是浴佛的日子,走进寺门赞叹金色的佛像。
禅房虽美,却没有时间停留,想趁着脚力去探寻幽雅之处。
古老的苔藓滑腻的石头上,半岭的瀑布悬挂奔流。
小亭正好占据了瀑布的胜景,烈风如迅雷般从九天而下。
松声与水声难以分辨,咫尺之间雾雨迷蒙,层层山巅。
山中僧人留下客人,沏上清茶,佛桑一株红叶欲然。
飞来古寺更在绝顶,细路蜿蜒,手杖在螺旋的山路上盘旋。
杜鹃在山中悲鸣,绛霜夜降,丹红的叶子鲜艳夺目。
试着登高处一览,三十六峰在眼前排列。
雾蒙蒙的云起,湿透了衣袂,狂风紧逼无舟可行。
归猿的洞口古碧环绕遥远,阮籍的径路在苍翠的山峰间。
僧人说此寺压在凤的背上,两崖如同展翅腾飞。
果然让我感觉恐怕会再飞去,榕树根与藤蔓牢牢缠绕。
脱下头巾在松下稍作休息,恍惚间忘却了尘世的缘分。
幸好遇到不晴又不雨,可以与朋友们一起频频流连。
羽人似乎缥缈不可接触,斑驳的苔藓文纹谁又能刻写。
想要搜奇揽胜十天也不够,骑马游览又怎能完全欣赏。
临行前再约定六月的约,听万树吟风与蝉声。
这首诗以清远峡飞来寺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佛教文化的理解。诗中描绘了壮丽的山川、清澈的泉水和古老的寺庙,表现出一种幽静而深邃的气氛。诗人在游览中感受到的超然与宁静,使人在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同时,也引发了对生命哲学的思考。诗歌的语言精炼,意象丰富,展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其对人生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传达出一种对生命、自然与灵性的反思,表达了人对宁静与超然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浴佛日”是什么节日?
诗中“松声水声不可辨”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飞来古寺”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