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4:49
望雨
作者: 吴敦仁 〔清代〕
瞻彼中田别系思,
西郊久断雨淋漓。
千家土壤屯膏后,
万灶云霓属望时。
待泽几人怀霢霂,
为霖何日快敷施。
沛然倘惬三农愿,
应见嘉禾秀两歧。
这首诗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和期盼,描绘了一个干旱的农村景象。诗人仰望着那遥远的田野,心中思念着雨水的滋润。西郊的雨水已经很久没有降下,千家万户的土地在期待着雨水的到来。诗人思考着,什么时候才能迎来及时的雨水呢?如果雨水及时到来,农民的愿望就能实现,丰收的稻谷也会在田间欢快地摇曳。
诗中提到的农田、雨水以及农民的愿望,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对农业的重视和对自然的依赖。雨水被视为农田生长的源泉,象征着希望与生机。诗人通过对雨水的渴望,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关心,以及对丰收的美好期待。
作者介绍:
吴敦仁,清代诗人,他的诗脍炙人口,常常关注社会民生,尤其是对农业的深刻理解和关切。他的创作风格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体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农耕社会,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雨水。诗人通过描写久旱的农田和对雨水的渴望,表达了农民对自然气候的依赖,以及对丰收的期待,折射出社会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望雨》是一首充满对自然的渴望和对农民生活关怀的诗作。诗人在雨水缺乏的背景下,细腻地描绘了农田的干旱与农民的忧虑。诗的开头“瞻彼中田别系思”,通过“瞻”字,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的深情眷恋,而“别系思”中透露出的思念与期盼,正是对雨水的渴望。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以“西郊久断雨淋漓”揭示了干旱的严重性,表达了对雨水的迫切需要。后面的“千家土壤屯膏后,万灶云霓属望时”则描绘了农民对丰收的期待和希望,展现了生活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充分体现了农民的生活状态与对自然的依赖,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雨水的渴望与期待,反映了传统社会对农业的重视和对丰收的美好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农民的生活状况与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现象表达对农民生活的渴望?
A. 风
B. 雨水
C. 太阳
“千家土壤屯膏后”中的“屯膏”指的是什么?
A. 水
B. 肥料
C. 农作物
诗中提到的“三农”是指什么?
A. 农民、农业、农村
B. 农田、农具、农作物
C. 农村、农田、农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