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5:42
题陈致中环溪
作者:姚勉 〔宋代〕
出门何所有,四面围青山。
是溪从山来,亦复兹回环。
高人颍川君,结茅此中间。
溪光挹潋滟,溪响听潺湲。
四面勿着桥,往来听渠艰。
是名仙凡界,亦曰清浊关。
可人送过溪,否则溪上还。
走出门来,只见四周青山环绕。
这条小溪是从山中流出的,绕着这里曲折回环。
高人是颍川的君子,在这里结茅而居。
小溪的波光闪烁,水声潺潺悦耳。
四面都不架设桥梁,往来的人走得很艰难。
这里被称为仙凡之界,也被称为清浊之关。
如果有人送我过溪,否则我只能留在溪的这边。
作者介绍:姚勉,宋代诗人,其诗文以清新自然见长,常表现对山水田园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游览陈致中的环溪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姚勉的《题陈致中环溪》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诗中通过描绘青山、溪水以及隐士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出门何所有,四面围青山”,以简单的提问引入,展现了环绕的青山,给人一种山水相依的宁静感。接着,诗人通过“溪从山来,亦复兹回环”描绘了溪水的来源和蜿蜒的形态,表现了自然的灵动与变化。
诗中的“高人颍川君,结茅此中间”,提到隐士的生活,表达了对高人隐居生活的向往。后面的“溪光挹潋滟,溪响听潺湲”则描绘了溪水的光影和声音,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最后,诗人以“仙凡界”与“清浊关”总结,反映了人世间的清浊与自然的和谐。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思考与追求,是对隐逸生活美好向往的生动写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人世间浑浊的反思和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高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诗中“溪响听潺湲”描绘的是什么?
诗中所描述的环境主要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