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10:5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10:51:30
醉思凡 水仙
作者: 沈泽棠 〔清代〕
轻绡露凝。明珰翠擎。
暮寒玉立亭亭。正云屏酒醒。
冰幮一层。瑶琴数声。
认来环佩分明。更霜高月清。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丽而宁静的境界。诗人首先描写了轻薄的绡帐上露水凝结的景象,以及明亮的耳环和绿色的装饰在手中轻轻托起。接着描绘了在寒冷的黄昏中,水仙花亭亭玉立的姿态。此时,诗人似乎刚刚从酒醉中醒来,眼前的景象如同云屏一般美丽。随后,冰霜覆盖了一层,瑶琴的几声轻响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清冷的气息。最后,诗人细细辨认出那清脆的环佩声,更显得在霜重月明的夜晚分外清晰。
沈泽棠,清朝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生活的社会环境中,文化繁荣,文人雅士聚集,诗词成为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的重要方式。诗中通过对水仙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清丽气质和雅致生活的追求。
沈泽棠的《醉思凡 水仙》是一首充满清新气息的诗篇,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水仙花的优美姿态和周围环境的宁静。诗的开头,轻绡与露水的结合,带来了初晨的清新感,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恬静而内敛的美。接着,诗人使用“明珰翠擎”两句,描绘了水仙花的高贵与典雅,展现了它在暮寒中傲然挺立的形象。这种生动的描写,除了表现水仙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诗中“正云屏酒醒”一句,展示了一种从醉态中苏醒的情感,似乎是在借酒消愁,却又在美景前恍若醒悟,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接下来的“冰幮一层”与“瑶琴数声”,两者的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冷静与内心的安宁,仿佛在聆听自然的声音,感受着内心的宁静。
最后,诗人以“更霜高月清”作为结尾,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宁静与清明,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清新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充满了诗意的美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清丽自然的赞美及对高雅生活的向往,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清幽宁静的情感基调。
诗中“轻绡露凝”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A. 早晨的露水
B. 黄昏的余晖
C. 正午的阳光
D. 夜晚的星空
“明珰翠擎”中的“明珰”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耳环
C. 一种衣服
D. 一种乐器
诗中提到的“瑶琴”象征什么?
A. 音乐的美
B. 自然的声音
C. 人的情感
D. 高贵的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