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0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07:34
金缕曲 其一 调烈卿
作者: 沙元炳 〔清代〕
乍见翻疑故。怪殷勤衔环翠鸟,能通情愫。
十二楼头衫扇换,肠断蘼芜旧处。
认姓字今番休误。老尽桃花人比瘦,
甚移家又近刘郎路。眉暗蹙,忆前度。
枇杷院落三更雨。悄无声湘帘窣地,
火残香兔。仆倚屏风僵睡久,
半晌才闻笑语。怕燕子朝来覼缕。
别恁仓皇留又懒,怨声声气笛催归去。
愁未得,买山住。
初次见面却疑似旧识,奇怪那只热情的翠鸟能传情达意。
在十二楼的高处,衣袂轻舞,肠断心伤于那段往昔的地方。
认名字这次可千万别搞错,年纪大了,桃花下的人似乎更瘦了,
迁居后又靠近了刘郎的路。眉头紧锁,回忆往昔。
枇杷树下,院落里三更时分的细雨。
悄然无声,湘帘轻拂地面,火残香气如兔般迅疾。
我倚着屏风,沉沉入睡,半天才听到笑声。
怕燕子朝来时又勾起情愫。
别的如此匆忙,又懒得留恋,怨声声响如笛声催促我归去。
愁绪未解,想在山中安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沙元炳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多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其诗风常常流露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金缕曲 其一 调烈卿》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爱情与生活的复杂感受时,内心的挣扎与忧虑。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往日情怀的追忆,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情感变化的深刻感悟。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初见故人时的复杂心理。开头“乍见翻疑故”便引出一种似曾相识的情感,接着通过“怪殷勤衔环翠鸟”描绘了翠鸟带来的情感传递,暗示着诗人与对方之间的微妙联系。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回忆与旧处的往事,尤其是“肠断蘼芜旧处”更是道出了深刻的思念之情。
在描写往昔的回忆中,诗人不仅回顾了往日的甜蜜,也反映出岁月带来的无奈与变化。诗中“老尽桃花人比瘦”一句,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事的苍凉。最后的几句则展现出诗人对于未来的困惑与对爱情的向往,尤其是“怨声声气笛催归去”,将一种无奈与惆怅的情感推向高潮。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与比喻,使得诗句更加生动传神。通过细腻的描写,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也能体会到那种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怀念与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展现了人在时间流逝中的无奈与对爱情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翠鸟”主要象征什么?
A. 友情
B. 情感传递
C. 生命的短暂
D. 自然之美
“老尽桃花人比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青春的怀念
B. 对生活的满足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友谊的珍视
诗人通过“怨声声气笛催归去”传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重聚
B. 无奈与惆怅
C. 开心与快乐
D. 平淡与安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