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4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47:14
虞美人 秋宵独坐
作者: 潘榕
谁家断续寒砧捣。
冷柝敲更早。
一灯风雨自孤吟。
和着乱蛩声尽是商音。
催侬霜鬓添多少。
人与秋同老。
思量往事总萦心。
五十六年匆忽到而今。
在这秋夜,我听见谁家传来断断续续的砧声,
冷清的更鼓敲得更早。
我在一盏孤灯下对着风雨自吟自唱,
伴随着那乱蛩的声音,宛若在诉说着旧时的商音。
不知不觉,白发已经添了多少,
人与这秋天一样,都在慢慢变老。
细想往昔的种种,心中总是萦绕不去,
五十六年时光匆匆而过,转眼已是如今。
“商音”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音调,常与哀伤、思念相关,体现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五十六年”则是一种时光流逝的叹息,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潘榕,清朝诗人,擅长描写自然与人生哲理,其作品多表达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夜,正是诗人对人生、岁月的沉思时刻,结合了外部环境与内心情感,体现了深深的孤独感与对过往的怀恋。
这首《虞美人 秋宵独坐》以清冷的秋夜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孤独中反思人生的情景。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孤独和思念的情绪通过声音传递出来。开头两句“谁家断续寒砧捣,冷柝敲更早”,用寒砧与冷柝的音响,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暗示着夜的深沉与寒冷。接着“灯下孤吟”描绘了诗人在风雨中独自吟唱的情景,伴随着秋夜的蛩声,形成了一种默默的陪伴,虽是孤独却又不失温情。
“催侬霜鬓添多少”一句,感叹岁月的无情,人在变老,白发的增加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而“人与秋同老”则将个人的生命体验与自然的变化紧密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共鸣。全诗最后一句“思量往事总萦心”,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过往的深切怀念。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最终达到对生命哲学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过往的追忆,以及在秋夜中独自思考人生的孤独感和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砧”主要指的是什么声音?
A. 砧板声
B. 风声
C. 雨声
诗中“冷柝敲更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安静
B. 紧迫
C. 快乐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A. 青春
B. 时光流逝与思念
C. 爱情
答案:1.A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夜泊牛渚怀古》相比,潘榕的作品更加侧重于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了壮阔的景象和对历史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