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8:24
原文展示:
电转双旌雨结愁,水流行色过芳洲。
賸风残月谁交取,别酒离歌且驻留。
千里溪山记诗伯,一年莺燕识遨头。
朝天不作含香伴,为想林间春意幽。
白话文翻译:
闪电划过,双旗在雨中显得愁苦,流水的颜色在芳草洲边缓缓流淌。
残余的风和月亮,谁来交替呢?在分别的酒杯和离别的歌声中,暂且停留一下。
千里之外的山川水域,记得那位诗人;一年里,黄莺和燕子彼此相识,尽情地飞翔。
朝向天空不再做那含香的伴侣,只为想念林间那幽静的春意。
注释:
典故解析:
“诗伯”是指唐代诗人王维,因其诗歌风格清新脱俗,被称为“诗伯”。此处暗指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生卒年不详),字子升,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善于用活泼的语言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毛滂送别太守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怀念。诗中通过描绘送别的情景,反映了离别的愁苦和对友人的不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开篇用“电转双旌雨结愁”描绘出送别时的阴雨天气,给人一种愁苦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水流行色过芳洲”的描写,表现了自然景色的流动与美丽,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情绪。
在“賸风残月谁交取,别酒离歌且驻留”中,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人情相结合,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眷恋与不舍。接下来的“千里溪山记诗伯,一年莺燕识遨头”则将思绪引向更广阔的天地,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黄莺与燕子的飞翔更是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最后一句“朝天不作含香伴,为想林间春意幽”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向往与思念,隐喻离别后生活的孤独与对旧日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自然的无限热爱,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毛滂
C. 王维
D. 杜甫
“电转双旌雨结愁”中的“电转”指的是:
A. 闪电
B. 电车
C. 电信
D. 电灯
诗中提到的“诗伯”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王维
D. 白居易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送别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对友人的期望与祝福;李白的《送友人》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离别的情感,情感更加奔放。两首诗与毛滂的《代张兰送太守》在送别主题上有共通之处,但各自的情感色彩与表达方式却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