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1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12:05
琐窗寒·绿阴
作者: 吕惠如 〔清代〕
空欲成烟,净无堪唾,碧愔愔际。
凄迷一片,隔断故国千里。
隐江边谁家小楼,有人背立斜阳里。
正单衣才换,玉钗风漾,满身凉翠。
花事。久消替。
又换了梅园,清和天气。
鸣鸠乳燕,共赏绿天新意。
想前番残红褪余,此中犹有春魂寄。
伴画桥明月眠琴,夜色笼清绮。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江边景色,诗人在此处感受到故国的思念与自然的宁静。开头提到“空欲成烟”,表达了心中无处寄托的惆怅;“净无堪唾,碧愔愔际”,则描绘了清澈的水面与深邃的天际。接着,诗人看到一片凄迷的景象,仿佛与故国的距离愈发遥远;而隐约可见的江边小楼中,有人背对着斜阳,显得孤独又落寞。诗人换上单衣,感受到微风拂面,满身凉意。
随后,诗中提到花事已久消逝,梅园里的花又换了新颜,明媚的天气令人心醉。鸣鸠和乳燕在绿意盎然的天空中飞翔,诗人与他们共享这新的春意。回想起前些日子花开的残红,虽然已然消逝,但在这片土地上仍然寄存着春天的灵魂。最后,诗人伴着画桥,明月下独自眠琴,夜色笼罩着一切,尽显清幽之美。
作者介绍: 吕惠如,清代女词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清新脱俗的词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与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女性的地位逐渐提高,诗人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对自然美的感悟,体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琐窗寒·绿阴》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画面感的词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融合。诗人从开篇的“空欲成烟”引入,引发出对故国的思念,整个词作在描绘景色的同时,也传达了作者的情感波动。尤其是“隐江边谁家小楼”的描写,既营造出一种隐秘的美,又暗含了孤独的情感。诗人在换衣时感受到的“满身凉翠”,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清新,也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清凉。
词中对花事的提及,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令人感慨万千。鸣鸠与乳燕在绿天中飞翔的画面,传达出一种生机与希望,仿佛在告诉人们即使经历了失去,生命依然充满美好。而结尾的“伴画桥明月眠琴”,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诗意的宁静,仿佛夜色中的一切都沉浸在宁静的氛围中,令人心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之美的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隐江边谁家小楼”中的“隐”字最可能表达了什么情感?
“空欲成烟”中,作者想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琐窗寒·绿阴》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