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1:12
过夏国新安县
作者: 耶律楚材 〔元代〕
昔年今日度松关,
车马崎岖行路难。
瀚海潮喷千浪白,
天山风吼万林丹。
气当霜降十分爽,
月比中秋一倍寒。
回首三秋如一梦,
梦中不觉到新安。
在往年的今天,我穿越了松关,
车马行驶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走十分艰难。
浩瀚的海潮翻涌,喷涌出千层白浪,
天山之风呼啸,万树林木如丹。
气候在霜降时节显得格外清爽,
月光比中秋的夜晚还要寒冷一倍。
回头看过去的三秋,宛如一场梦,
在梦中我不知不觉来到了新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霜降”与“中秋”都是中国传统节气和节日,诗中使用它们来强调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表达诗人与自然的深切联系。
作者介绍:
耶律楚材(1190-1251),辽国皇族,后投身元朝,成为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他的诗风受到了北方游牧文化与汉文化的影响,作品往往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代,时代背景是元朝在建立初期,国土辽阔,文化多元。诗中描绘的行旅体验,反映了诗人游历的经历以及他对自然的感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松关出发,经过艰难的旅途,最终抵达新安的心路历程。诗的开头通过“昔年今日”引出时间的流逝,表现出一种怀旧的情怀。接着“车马崎岖行路难”,展现了旅途的艰辛,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颠簸的旅程。
接下来的“瀚海潮喷千浪白,天山风吼万林丹”,通过宏大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壮阔与豪情。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气势磅礴的氛围。
“气当霜降十分爽,月比中秋一倍寒”则通过对比,表现了气候的变化,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最后两句“回首三秋如一梦,梦中不觉到新安”,以梦来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抒发了对旅途与人生的哲思。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也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旅途的描写,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对生命的思考,传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旅途的哲学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松关”象征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艰难的旅途
C. 温暖的家
“气当霜降十分爽”中的“霜降”指的是哪个节气?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冬的交替
最后两句“回首三秋如一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现在的满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耶律楚材的《过夏国新安县》更注重描绘旅途的艰辛与自然的壮阔,而王之涣则侧重于表达登高望远的豪情。两者在主题上虽有相似之处,但在情感表达与诗风上各有特色。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