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0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09:13
毡庐同抵足,谈道月西沈。
议论馨香发,文章蕴藉深。
正便边氏腹,不上谪仙襟。
自得逍遥意,何须泊邓林。
在毡房里我们并肩而坐,谈论着月亮在西边沉落的情景。
讨论中香气四溢,文章蕴含着深厚的内涵。
正好让边氏的肚子受益,却不如谪仙那样的洒脱悠然。
我自得其乐,享受逍遥自在的心情,何必停留在邓林呢?
耶律楚材(1190-1251),原为金朝王族,后投降元朝,成为元代的重要政治家和文化人。他一生致力于推动元代的文化、经济和政治发展,尤其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
这首诗作于元代,表达了作者与朋友郑景贤的亲密关系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不仅描绘了友谊的温馨,还反映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与对高人境界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话和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度的宁静时光,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哲理思考。开头两句以毡庐为场景,营造出一种简朴而亲近的氛围,借助月落的意象,映射出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议论馨香发”则传达了交流中产生的思想火花,强调了思想的碰撞比物质享受更为重要。诗中提到的不如“谪仙襟”的表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由与超脱的追求,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与超越的渴望。最后一句“何须泊邓林”则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明其志不在于安逸的生活,而在于追寻精神上的自由。这种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友情的珍惜,令整首诗充满哲理与温情。
整首诗意在表达对友谊的珍视、对生活的反思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借此引发对生活本质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毡庐”象征什么?
“不上谪仙襟”中的“谪仙”指的是?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耶律楚材的《用万松老人韵作十诗寄郑景贤 其一》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思考,但前者更着重于理想与自由的追求,后者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