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0:5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0:52:13
正学跻经席,孤忠入谏垣。
论储十九疏,议乐数千言。
勇去高门地,归乘下泽辕。
华颠不及用,遗恨满丘樊。
这首诗表达了对范蜀公的怀念与敬仰之情。诗中提到他在学术上的造诣,忠诚地向君主谏言。讨论储君的问题时,他写了十九篇疏章,论述音乐礼仪的内容也有数千字。勇敢地离开高官的地位,回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他的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心中满是遗憾。
范蜀公是历史上著名的忠臣,因其直言不讳、勇于谏言而受到后人的尊敬。诗中提到的“储”的问题,暗示了对国家未来的关心和忧虑。文人常常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
韩维(生卒年不详),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忠诚和正直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国家的忧虑为主,风格清新而深沉,常常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来增强作品的深度。
这首诗写作于范蜀公去世之际,表达了作者对其生前事迹的追忆与钦佩,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忠臣的尊重及对政治理想的向往。
《范蜀公挽辞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悲悼情感的挽诗。诗人通过对范蜀公生前事迹的回忆,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和不屈的精神。开篇即提到“正学跻经席”,显示出范蜀公在学术上的造诣,接着“孤忠入谏垣”一句,表现出他在朝廷中的直言不讳和忠诚的形象。诗中的“论储十九疏,议乐数千言”,不仅彰显了他的学识深厚,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关心。
在表达对范蜀公的怀念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勇去高门地,归乘下泽辕”,将范蜀公高官显贵的地位与他归于平民的选择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他的高尚情操与人生理想。最后一句“华颠不及用,遗恨满丘樊”则是对范蜀公才华未能施展的惋惜,情感真挚而深刻。
整首诗语句凝练,情感饱满,既有对忠臣的崇敬,也有对历史的反思,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社会的关切。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范蜀公的怀念与敬仰,对其忠诚与才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时代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韩维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孤忠入谏垣”中的“孤忠”是什么意思?
A. 孤独的忠诚
B. 孤立的忠臣
C. 忍耐的忠诚
D. 失落的忠实
诗中提到的“华颠不及用”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忧国忧民
B. 对美的追求
C. 对未能实现理想的遗憾
D. 对朋友的怀念
答案: 1. B 2. A 3.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