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0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05:39
朝云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东坡真天人,万事早超悟。
生死固了然,刀锯不足怖。
方其谪岭海,负瓢歌道路。
此已遗形骸,死埋随到处。
朝云尔何人,从公不忍去。
万里烟瘴深,此岂其羡慕。
当时士大夫,反眼相背负。
孰料祸患中,义行唯妾归。
懿哉配坡公,清名照缣素。
惠州松树林,不是小蛮墓。
全诗翻译:
东坡(苏轼)是真正的天人,早已超越世俗的种种事物。生与死他早已看透,刀锯的威胁对他毫无畏惧。苏轼在被贬谪到岭南海边时,背着瓢在路上歌唱。此刻他已经将身体遗弃,死后无论埋在哪里都无所谓。朝云啊,你是谁,怎能舍得离开他?万里烟雾弥漫的地方,难道你会羡慕吗?当时的士大夫们,都背弃了他。谁能料到在祸患之中,只有我(妾)对他的义行不离不弃。可敬啊,能够与坡公(苏轼)相配,清白的名声照耀着素绢。惠州的松树林,不是小蛮的墓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经历了许多政治风波。他的诗歌风格多以抒情见长,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朝云》是在苏轼被贬谪期间,姜特立以诗歌表达对苏轼的钦佩之情,并借此反映士大夫在动荡时期的困境与忠诚。
《朝云》通过对苏轼的描绘,展现了他超越世俗的高尚品格与深刻的智慧。诗中开篇便称苏轼为“真天人”,这不仅是对其人格的高度赞美,也是对其思想境界的认可。尤其是“生死固了然,刀锯不足怖”一句,表现出一种看淡生死的洒脱态度,反映出苏轼在逆境中仍保持乐观的精神面貌。
诗中还提及“朝云尔何人”,寓意着对苏轼身边人的关心与依恋,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此后对当时士大夫们“反眼相背负”的批评,传达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无奈,也隐喻了忠臣孝子的艰难处境。
最后两句“惠州松树林,不是小蛮墓”,既是一种对苏轼及其妻子王弗的怀念,也表明了诗人对忠贞不渝爱情的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言辞间流露出对友人忠诚与对社会的不屑,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精神境界与对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苏轼的赞美与对社会现状的批判,表达了对忠诚、理想与真情的不懈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朝云》中的“东坡”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苏轼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刀锯”象征什么?
A. 财产
B. 人生危机
C. 友情
诗人对当时士大夫的态度是?
A. 支持
B. 反感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