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醉翁亭怀古》

时间: 2025-04-26 05:23:50

诗句

琅琊亭馆郁苍苍,未许行人识醉乡。

北宋君臣论景祐,南谯山水老欧阳。

一林啼鸟宾朋散,千古流泉啸咏长。

并入众声醒客耳,不胜萧瑟满回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3:50

原文展示:

琅琊亭馆郁苍苍,未许行人识醉乡。
北宋君臣论景祐,南谯山水老欧阳。
一林啼鸟宾朋散,千古流泉啸咏长。
并入众声醒客耳,不胜萧瑟满回塘。

白话文翻译:

这琅琊的亭馆苍翠茂盛,
不允许过路人识得这醉人的乡土。
北宋的君臣曾在此谈论风景的优美,
南谯的山水早已成了欧阳修的名篇。
林中啼叫的鸟儿让宾朋们散去,
千古流淌的泉水在此啸咏悠长。
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唤醒了客人的耳朵,
使得满塘的萧瑟之声更显得无奈。

注释:

字词注释:

  • 琅琊:指琅琊山,位于今山东省,是风景名胜。
  • 醉乡:指美丽的自然景色让人沉醉的地方。
  • 北宋:指中国历史上的北宋时期(960-1127年)。
  • 景祐:北宋时期的年号,代表当时的繁荣景象。
  • 南谯山水:提到欧阳修所描绘的山水景色。
  • 啸咏:形容泉水的声音如同吟唱。
  • 回塘:指的是某个池塘,意指回响的地方。

典故解析:

  • 欧阳修: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政治家,以山水诗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
  • 君臣论景:指北宋时期的文人雅士在此游玩时的诗酒风雅,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鐄(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作者在游览琅琊亭时,受到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色的触动,借古抒怀,表达对过去文人雅士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醉翁亭怀古》是一首融合了自然景色与历史文化的抒情诗。诗的开篇便描绘了琅琊亭的苍翠景致,展示出自然的美丽和生机。作者通过“未许行人识醉乡”一句,表达了对这片醉人风景的珍视与保护之情,似乎认为这样的美景不应为外人所知,而是留给真正懂得的人去品味。

接下来的两句提及北宋的君臣和南谯的山水,暗示着这片土地上曾有文人墨客的足迹。诗人通过历史典故,将古代的辉煌与当下的宁静对比,显得更具厚重感。后面几句则描绘了自然中的鸟鸣和流水声,这些声音既是对历史的回响,也是对当下幽静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悠远而萧瑟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缅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不仅有对风景的赞美,更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情感深沉而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琅琊亭馆郁苍苍:描述琅琊亭的苍翠景象,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
  2. 未许行人识醉乡:表示这美丽的景色不应让外人随意打扰,展现出一种对自然的保护意识。
  3. 北宋君臣论景祐:提及北宋的繁荣和文化盛景,暗示历史的辉煌。
  4. 南谯山水老欧阳:引入欧阳修,强调历史与文化的延续性。
  5. 一林啼鸟宾朋散:描绘自然中鸟鸣的场景,反映出友人散去后的孤寂。
  6. 千古流泉啸咏长:泉水声悠扬,象征着历史的长河与文化的积淀。
  7. 并入众声醒客耳:声音交织在一起,唤醒人们的思考。
  8. 不胜萧瑟满回塘:结尾处感叹回塘的萧瑟,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感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泉水的声音比作吟唱,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
  • 对仗:如“宾朋散”和“啸咏长”,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文化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琅琊亭:象征着自然与文化的结合之地。
  • 醉乡:代表理想的生活状态与心灵的归宿。
  • 北宋:历史的象征,代表文化的繁荣与复兴。
  • 泉水:象征着历史的流逝与永恒的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醉翁亭怀古》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欧阳”是指哪位著名文学家?
    A. 欧阳修
    B. 欧阳子
    C. 欧阳公
    D. 欧阳明

  3. 诗中“未许行人识醉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懊悔
    B. 感慨
    C. 保护自然的意识
    D. 追求名利

答案:

  1. C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水自然,表达隐逸之情。
  • 李白《庐山谣》:同样体现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比较《醉翁亭怀古》和王维的《鹿柴》,两者均描绘自然景色,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秦鐄的作品则更强调历史文化的回顾,二者在意境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2. 《李白与王维的诗歌比较研究》
  3. 《清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菩萨蛮 其四 菩萨蛮 菩萨蛮七首  其四 集句 菩萨蛮 其一 同韶九西郊冯氏园看海棠 菩萨蛮 茶烟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其十一 菩萨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字旁的字 脱桃婴儿 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春风中坐 宝盖头的字 风靡云蒸 两头和番 疗疮剜肉 释回增美 山阳闻笛 齐禽 称贤荐能 身字旁的字 铁英 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非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