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12:4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12:49:42
作者: 卢前 〔近代〕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39年春,正值抗日战争期间,作者身处战乱中,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樊襄千古英雄气,征衣早迎东路。落照中条,凝烟宛洛,旗拥青山无数。匆匆钲鼓。过光化严城,暂时停驻。一角秦村,小窗盏共晚来语。台庄前事记取。突围飞万骑,呼啸归去。胜概如虹,精忠贯日,都是风云儿女。三年内渡。蓦重遇临淮,酒边深诉。不待闻鸡,只教琨起舞。
这首诗描绘了古往今来的英雄气概,身穿征战衣裳的将士早已迎接东行的使命。在落日的余晖中,中条山的景色与洛阳的烟雾交融,旗帜如同无数青山的汇聚。鼓声匆匆,经过光化严城时暂时停驻。在秦村的一角,小窗下的烛光映照着晚来的谈话。前台庄的往事历历在目,突围时骑兵如飞,呼啸而归。胜利的气势如虹,忠诚的情怀贯穿日月,这都是那些风云中的儿女们。三年间的征途,蓦然重逢于临淮,酒边深情诉说。无需等到鸡鸣,只愿琨琦起舞。
作者介绍: 卢前,近代著名诗人,作品多以抗战题材为主,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英雄的崇敬。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在战斗和生活的艰难环境中,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钦佩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的情感深邃且富有力量,充分展现了作者对抗战英雄的崇高敬意。开篇即提及“千古英雄气”,彰显出一种不屈的精神。通过对“落照中条”和“凝烟宛洛”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战火中的宁静与思索,反映出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伟大。
接着,诗中通过“匆匆钲鼓”与“光化严城”的对比,展现出战斗的急促和战士们的坚定。在“秦村”的意象中,凝聚了故乡的温情与战士的思念。最后,诗人通过“突围飞万骑,呼啸归去”展现了胜利的豪情,表达了对归来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词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上波澜起伏,既有对历史的追忆,又有对当下的思考,深刻而富有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崇敬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未来和平生活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词测试:
“樊襄千古英雄气”中的“樊襄”指的是?
诗中描述的“匆匆钲鼓”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