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22:1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22:10:43
客里逢元夕,篷窗听急流。我行才七日,有梦在孤舟。镫火明官驿,人烟冷戍楼。今年江上月,一度已当头。
在客栈中遇到元宵节,透过篷窗可以听到急流的声音。我离开家乡才七天,梦中却仍在孤舟上。灯火明亮的官驿中,烟火气息冷清的戍楼旁。今年的江上明月,已经高悬在头顶。
“元夕”是一个传统节日,古代文人经常在这一夜描写月色与灯火,寄托自己的情感。诗中提到的“孤舟”与“人烟冷戍楼”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作者在节日中的孤独感。
汪学金,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朴实而深刻。
此诗作于元宵节,作者身处异乡,与家乡的节日气氛形成对比,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元夕》是汪学金在元宵佳节写下的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身在异乡的孤独感。整首诗的意境深远,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节日的无奈。开头两句“客里逢元夕,篷窗听急流”,以“客里”的身份引入,表达了作者身处异乡的情境,同时“急流”的声音又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焦急。接着“我行才七日,有梦在孤舟”,短短七天却已感到如此孤独,梦中仍然是在孤舟上漂泊,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强烈思念。
“镫火明官驿,人烟冷戍楼”,灯火明亮的官驿与冷清的戍楼形成鲜明对比,映射出节日的热闹与自己内心的寂寥。最后一句“今年江上月,一度已当头”,明月高悬,象征着希望与美好,但此时却也让人更加感到孤独与无奈。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悲伤的场景,深刻表达了诗人在节日中的复杂情感,令人感同身受。
全诗通过描写元宵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思念,突出节日的热闹与个人情感的对比。
“客里逢元夕”中的“元夕”指的是哪个节日?
诗中提到的“孤舟”象征着什么?
“镫火明官驿”中的“镫火”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