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4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47:43
瑶池宴罢夜何其,拂拭朱弦落指迟。
弹到急时声不乱,曲当终处意尤奇。
雪深沙碛王嫱怨,月满关山蔡琰悲。
羁客相看默无语,一襟秋思自心知。
在瑶池宴会结束后,夜色显得是那么的深沉,我轻轻拂去琴弦上的尘埃,手指却落下得缓慢。当弹奏到激昂之处时,琴声却丝毫不乱,曲调的结束处更显得意味深远。雪深时节,沙漠中王嫱心生怨恨,月明之夜,关山之上蔡琰愁苦悲伤。旅途中的客人彼此对视默默无言,心中各自怀揣着一腔秋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汪元量(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作品多表现人生哲理与情感纠葛。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天的某个夜晚,可能是诗人身处异乡,听到了王昭君的琴声,因而引发对历史人物的情感联想,表达了对离别和孤独的感受。
这首诗通过描绘王昭君的琴声,传达了诗人深厚的秋日情感和对离别的感伤。诗的开头以“瑶池宴罢夜何其”引入,营造出一种宴会后的宁静氛围,似乎在说宴会的热闹过后,夜的寂静更显得沉重。接着,诗人细腻地描绘了弹琴时的状态,手指落下的缓慢与琴声的和谐,表明了音乐的力量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带给人心灵的慰藉。
随后,诗中提到的王嫱与蔡琰,唤起了古代女性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悲伤,雪深与月满的意象相互映衬,增强了情感的厚重感。最后的“羁客相看默无语”,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在外漂泊者对故土的思念与心中的孤独。
整首诗融合了音乐与情感,反映了人们在历史与现实中对美好与哀愁的深刻体悟,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孤独与怀旧的主题,通过音乐与历史人物的情感交织,表达了人对过往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感慨。诗人以琴声为引,深刻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秋日的情感基调,透出了一种深沉而又令人感伤的意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王嫱”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王昭君
B. 蔡文姬
C. 李清照
D. 陆游
诗中“羁客相看默无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孤独
C. 愤怒
D. 期待
诗人通过哪种乐器来表达情感?
A. 笛
B. 琴
C. 箫
D. 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与李白的《夜泊牛津》作比较,李白的诗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与人事的思考,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引发对人生的思索,但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