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0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09:42
送卢处士游吴越
作者: 温庭筠 〔唐代〕
羡君东去见残梅,
唯有王孙独未回。
吴苑夕阳明古堞,
越宫春草上高台。
波生野水雁初下,
风满驿楼潮欲来。
试逐渔舟看雪浪,
几多江燕荇花开。
羡慕你东行去见那残余的梅花,
唯独王孙还未归来。
吴苑的夕阳照亮古老的城墙,
越宫的春草在高台上生长。
波澜在野水中涌起,雁群初次降落,
风在驿楼中呼啸,潮水即将涌来。
不妨追随渔舟去看那雪白的浪花,
有多少江燕与水草花儿盛开。
“王孙”一词来源于《诗经》,通常用以指代贵族子弟或高雅之人。诗中提到的吴地与越地,历史上曾为春秋时期的两个重要国家,诗人通过这些地名唤起了人们对古典文化的追忆。
温庭筠(812年-866年),字飞卿,号青山,晚唐著名的诗人、词人,以其精致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对后世的词作影响深远。
《送卢处士游吴越》写于温庭筠与卢处士的送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此诗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友谊与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叙述,展现了唐代文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向往。诗人以“羡君东去见残梅”开篇,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前往吴越的羡慕之情。接着,诗人描绘了吴苑夕阳、古堞,以及越宫春草的美丽景象,表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波生野水雁初下”描绘了水面上波动与雁群降落的生动场景,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自然的动态之美。而“风满驿楼潮欲来”则运用了对比,展现了即将到来的潮水与悠闲的渔舟之间的关系,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化。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蕴含着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之情。诗人借助自然景物,传达了复杂的情感,展现了唐诗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通过友人的出行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对自然的热爱。主题思想是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寄托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王孙”指的是:
A. 诗人自己
B. 朋友卢处士
C. 其他贵族子弟
D. 未提及
诗中“吴苑夕阳明古堞”描绘了哪个时段的景色?
A. 清晨
B. 中午
C. 傍晚
D. 深夜
诗中提到的“雪浪”是指:
A. 雪花
B. 浪花的洁白
C. 冰雪
D. 白色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