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9:4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9:44:04
酹江月(春日)
作者: 葛长庚 〔宋代〕
桃花开尽,正溪南溪北,春风春雨。
寒食清明都过了,愁杀一声杜宇。
醉跨蹇驴,踏翻芳草,满满斟鹦鹉。
游仙梦觉,不知身在何处。
因甚青鸟不来,一年春事,捻指都如许。
人在白云流水外,多少莺啼燕语。
遣兴成诗,烹茶解酒,日落蔷薇坞。
玉龙嘶断,乱鸦惊起无数。
桃花已经开谢,正是南溪北溪春风春雨的时节。
寒食节和清明节都已经过去,听到杜鹃的悲鸣,让我愁苦不已。
醉酒骑着蹇驴,踏翻了芳草,满酒杯斟满鹦鹉的歌声。
梦中游仙,醒来时却不知身在何处。
为什么青鸟不来,一年春天的事情,指尖捏着都已如此。
人在白云和流水之外,多少黄莺啼鸣,燕子呢喃。
兴致所致写诗,烹茶解酒,日落时分在蔷薇的坞里。
玉龙的嘶鸣声断绝,惊起了无数乱鸦。
作者介绍:
葛长庚,字子美,号紫阳,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见长,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酹江月(春日)》创作于春日时节,正值桃花盛开、春风拂面的美好时光,诗人在此时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与个人的孤寂,情感上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酹江月(春日)》是一首通过春日景象表达个人情感的诗。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开篇以“桃花开尽”引入,立即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短暂,接着描绘了春天的典型特征:春风、春雨,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接下来的“愁杀一声杜宇”则将气氛转向愁苦,杜鹃的鸣叫似乎成为了春天消逝的哀叹,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和情感上的冲击。
诗人醉酒骑驴,踏翻芳草,似乎在享受春日的同时又感到内心的迷茫,游仙梦觉的意象则暗示了梦境与现实的交错,令人对存在的意义产生思考。青鸟的缺席更是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仿佛在等待春天的消息,却始终不得。最后,在日落时分,诗人选择用诗歌来寄托情感,烹茶解酒则是一种自我安慰,表现了他在美景中寻求解脱的心态。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既有对春天的欣赏,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短暂的惋惜与个人情感的孤独,诗人在美好的自然景色中感受到内心的迷茫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切感慨。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表达了对生命和存在意义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青鸟”象征什么?
A. 希望
B. 失落
C. 快乐
“愁杀一声杜宇”中的“杜宇”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乐器
诗人在日落时选择烹茶解酒,说明了什么?
A. 享受生活
B. 忧愁
C. 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