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答人问易》

时间: 2025-07-12 22:19:09

诗句

阴阳妙用表三才,却问阴阳底许来。

若识阴阳由动静,何人更作有无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2:19:09

原文展示

阴阳妙用表三才,却问阴阳底许来。若识阴阳由动静,何人更作有无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探讨了阴阳的深刻意义,指出阴阳的运用体现了宇宙的三种基本元素(天、地、人)。有人询问阴阳的来源,我想如果能够理解阴阳的变化是由动与静所引起的,那么就没有人会再去猜测什么是有,什么是无了。

注释

  • 阴阳:古代哲学中对立统一的两种力量,通常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和变化。
  • 三才:指天、地、人;在古代哲学中,三才代表宇宙的三大基本元素。
  • 动静:动与静是相对的概念,动指变化,静指稳定。
  • 有无:有指存在,无指不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多关注哲理和自然,意图探讨宇宙间的法则与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传统哲学和科学的探讨时期,诗人通过阴阳的阐释,表达对宇宙本质的思考。

诗歌鉴赏

《答人问易》是一首哲理深邃的诗,其内容不仅涉及阴阳的基本概念,更反映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思考。诗中以“阴阳”引入对自然法则的探讨,揭示了“动静”之间的辩证关系,表现出一种思辨的哲学态度。

首句“阴阳妙用表三才”将阴阳与宇宙的构成联系在一起,体现出古代文化中阴阳的广泛运用和深刻意义。接着,诗人用“却问阴阳底许来”引出他对阴阳来源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知识渴求的姿态。

后两句通过问答形式,强调理解阴阳的关键在于“动静”,即变化与稳定的辩证关系。从而引导读者思考存在与不存在的哲学问题,显示出一种超越常规的思维方式。这首诗不仅是对阴阳哲学的探讨,也可以看作是对人类认识世界能力的质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阴阳妙用表三才:阴阳的精妙运用体现了天地人三者的关系。
  2. 却问阴阳底许来:有人好奇阴阳的来源。
  3. 若识阴阳由动静:如果理解阴阳的变化来源于动与静。
  4. 何人更作有无猜:那么就没有人会再去怀疑什么是存在,什么是不存在。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动静”的对比,揭示出阴阳变化的奥秘。
  • 设问:通过提问引发读者思考,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阴阳及其变化的探讨,表现了宇宙间事物的辩证法则,传达出一种哲理的思考,鼓励人们深入理解自然与自我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阴阳:象征着对立统一的力量,体现变化与和谐。
  • 三才:象征宇宙的基本构成,代表人与自然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三才”是指哪三者?
    A. 天、地、人
    B. 太阳、月亮、星星
    C. 水、火、土

  2. 诗人强调“动静”是理解阴阳变化的关键,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A. 动与静是互不相关的
    B. 变化和稳定是相辅相成的
    C. 人应该追求静止

  3. 诗中“何人更作有无猜”指的是什么?
    A. 没有人会去质疑存在与否
    B. 人们对阴阳的认识很肤浅
    C. 只有聪明人才能理解阴阳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韩元吉在哲理性上更为突出,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美的描写和人对自然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浪淘沙 观天魔舞 浪淘沙 感怀 浪淘沙·重阳,于华盛顿 浪淘沙 杨花 浪淘沙 其二 题太一辟支庐诗词 浪淘沙 浪淘沙 雨中见夕照 浪淘沙 浪淘沙 浪淘沙九首 其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涉的词语有哪些 方字旁的字 野舫 弓字旁的字 不分轻重 掩口而笑 金字旁的字 胀鼓鼓 包含组的词语有哪些 爪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凉碟 原始察终 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庄田 守口如瓶 一字不易 求马唐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