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2 23:03:23

诗句

城东幽事如许,一见定胜百闻。

苦雨斜风无柰,断桥流水馀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3:03:23

原文展示:

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 其一 张栻 〔宋代〕 城东幽事如许,一见定胜百闻。苦雨斜风无柰,断桥流水馀芬。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城东的幽静景致如此迷人,亲眼一见胜过百次听闻。尽管有苦雨斜风的无奈,断桥边流水仍留有馀香。

注释: 字词注释:

  • 幽事:幽静的景致。
  • 如许:如此,这样。
  • 定胜:必定胜过。
  • 苦雨:连绵不断的雨。
  • 斜风:斜吹的风。
  • 无柰:无奈。
  • 断桥:残破的桥。
  • 馀芬:残留的香气。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显使用典故,主要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约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文学家、哲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其诗文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应周畏知之邀,对城东梅坞景致的赞美。诗中通过对梅坞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城东梅坞景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首句“城东幽事如许”,直接点明城东的幽静景致令人印象深刻,亲眼所见胜过百次听闻。后两句“苦雨斜风无柰,断桥流水馀芬”,尽管环境中有苦雨斜风的无奈,但断桥边流水的馀香仍给人以美的享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执着追求和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城东幽事如许”:直接点明城东的幽静景致令人印象深刻。
  • “一见定胜百闻”:强调亲眼所见的真实感受胜过百次听闻。
  • “苦雨斜风无柰”:描绘了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但并不影响整体的美的感受。
  • “断桥流水馀芬”:通过断桥边流水的馀香,表达了自然美的持久和深远。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苦雨斜风”与“断桥流水馀芬”的对比,突出了自然美的坚韧和持久。
  • 象征:“断桥流水馀芬”象征着自然美的不朽和深远。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执着追求和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事:幽静的景致。
  • 苦雨:连绵不断的雨。
  • 斜风:斜吹的风。
  • 断桥:残破的桥。
  • 流水:流动的水。
  • 馀芬:残留的香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一见定胜百闻”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亲眼所见胜过百次听闻 B. 听闻胜过亲眼所见 C. 百次听闻胜过一次亲眼所见 D. 亲眼所见与听闻无关 答案:A

  2. 诗中“断桥流水馀芬”中的“馀芬”指的是什么? A. 残留的香气 B. 残留的水 C. 残留的桥 D. 残留的风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春日》: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
  • 苏轼《题西林壁》: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

诗词对比:

  • 张栻《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 其一》与朱熹《春日》: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但张栻的诗更注重幽静景致的描绘,而朱熹的诗则更注重春日生机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栻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冬夜读书甚乐偶作短歌 舟中望禹祠兰亭诸山 即事 遣兴 红梅二首 其一 晚饭罢小立门外有作 过杜浦桥二首 其二 示客 山行 叹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明名 炸市 膏梁锦绣 辵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不才之事 肝胆相见 金光灿烂 比结尾的成语 子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息止 赠饯 戏蝶游蜂 緑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