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22:4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22:41:18
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作者: 赵时春 〔明代〕
将坛醇酒冰浆细,
元夜邀宾灯火新。
直待清霄寒吐月,
休教白发老侵人。
香翻桂影烛光薄,
红沁榆阶宝靥匀。
群品欣欣增气色,
太平依旧独闲身。
在这个元宵节,我们将美酒和冰浆细致地调和,
邀请朋友们共聚一堂,灯火熠熠,气氛新鲜。
等到清冷的夜空中明月升起,
不让白发老者的忧伤侵扰我们的欢愉。
香气如桂花般弥漫,烛光透薄,
红色的酒液映照在榆树阶前,显得分外娇媚。
众多美酒佳品让人心情愉悦,
在这个太平的时代,我独自享受宁静的生活。
赵时春,明代诗人,以其清新、高雅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
这首诗作于元宵节,表达了诗人对节日气氛的感受以及与朋友共饮的欢乐,同时也隐含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描绘了元宵节的欢乐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美好与人们的欢愉。开头两句,诗人用“醇酒”和“冰浆”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聚会场景,表达了对朋友的邀请和对节日的热情。接下来的“直待清霄寒吐月”,则将时光的流逝和夜空的宁静结合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对老去的忧虑,然而“休教白发老侵人”则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强调要珍惜当下的快乐。
后四句中,诗人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节日的美丽。桂影与烛光的交融,红酒与榆阶的映衬,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显示出节日的热闹与温馨。而“群品欣欣增气色”则表达了众人共享的欢乐与美好,最后一句“太平依旧独闲身”则传达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平和生活的珍视。
整首诗以轻松愉快的语调,展现了元宵节的欢乐气氛,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体现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将坛醇酒冰浆细:设宴的酒是醇厚的,调和得细腻可口。
元夜邀宾灯火新:在元宵节的夜晚,邀请朋友们,灯光闪烁,气氛焕然一新。
直待清霄寒吐月:静待夜空中寒冷的月亮升起。
休教白发老侵人:不让白发老人忧愁地影响到我们的欢乐。
香翻桂影烛光薄:香气如桂花般弥漫,烛光微薄。
红沁榆阶宝靥匀:红酒映照榆树阶前,显得娇艳动人。
群品欣欣增气色:众多美酒佳品让人心情愉悦。
太平依旧独闲身:在这个太平的时代,我独自享受宁静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描写元宵节的欢愉气氛,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酒在中国文化中是团圆和庆祝的象征,而月亮则常常与思乡和团聚相联系,桂花则是高洁和美好的象征,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和向往。
诗人通过什么来邀请朋友们共聚一堂?
A. 美酒
B. 美食
C. 诗歌
D. 灯火
“香翻桂影”中的“桂”指的是?
A. 桂树
B. 桂花
C. 桂酒
D. 桂影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于岁月的无奈
B. 对生活的珍惜
C. 对友情的渴望
D. 对美酒的赞美
李白的作品在抒情上更为豪放,而赵时春则展现出一种生活的细腻与温情,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