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5:4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5:48:13
原文展示:
天谷庵 张雨 〔元代〕
十三科取士,救世岂无方。 倏送孤鸿举,难追八骏骧。 金坛犹著号,碧落旧为郎。 剑化丹垆在,山寒井水香。
白话文翻译:
通过十三科考试选拔士人,拯救世界岂会没有办法。 突然间送走了孤独的大雁,难以追赶那八匹骏马的奔腾。 金坛上依然留有称号,碧落天曾是那里的官员。 剑化为丹垆依然存在,山中的井水透着寒香。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雨(约1277-1348),字伯雨,号贞居子,元代著名道士、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多涉及道教思想和自然景色。此诗可能是在他修行或游历时所作,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和对道教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张雨修行或游历时所作,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和对道教理想的追求。通过“十三科取士”和“救世岂无方”表达了对选拔贤能之士以救世的期望,而“倏送孤鸿举”和“难追八骏骧”则抒发了对世事变迁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科举取士、孤鸿高飞、八骏难追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道教理想的追求。诗中“十三科取士”和“救世岂无方”体现了诗人对通过选拔贤能之士来拯救世界的期望,而“倏送孤鸿举”和“难追八骏骧”则抒发了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后两句“金坛犹著号,碧落旧为郎”和“剑化丹垆在,山寒井水香”则通过道教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道教理想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思想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科举取士来拯救世界,同时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对道教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对科举、孤鸿、八骏、金坛、碧落、剑化丹垆等意象的运用,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思想情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十三科取士”指的是什么? A. 古代科举考试的十三种科目 B. 十三种选拔士人的方法 C. 十三种治理国家的方法 D. 十三种道教修炼的方法
诗中的“倏送孤鸿举”比喻了什么? A. 突然间送走了重要的人物或事物 B. 突然间送走了孤独的大雁 C. 突然间送走了八匹骏马 D. 突然间送走了道教的理想
诗中的“难追八骏骧”比喻了什么? A. 难以追赶已经离去的重要事物 B. 难以追赶八匹骏马的奔腾 C. 难以追赶道教的理想 D. 难以追赶古代的贤能之士
诗中的“金坛犹著号”中的“金坛”指的是什么? A. 古代举行祭祀或重要仪式的高台 B. 古代举行科举考试的高台 C. 古代举行道教仪式的高台 D. 古代举行军事仪式的高台
诗中的“剑化丹垆在”中的“剑化丹垆”象征了什么? A. 事物转化或留存 B. 剑化为炼丹的炉子 C. 剑化为道教的理想 D. 剑化为古代的贤能之士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