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八声甘州 其一 汤尔和属题六松图卷,时北方兵警正亟》

时间: 2025-07-30 01:03:03

诗句

一片斜阳落浅芜。

青山故国两模糊。

耕烟无计栽瑶草,傲雪余情酬玉壶。

涛翠涨,影虬拿。

六龙偃蹇似诗癯。

贞心聱叟堪招隐,漱石凌云托画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1:03:03

原文展示:

一片斜阳落浅芜。青山故国两模糊。
耕烟无计栽瑶草,傲雪余情酬玉壶。
涛翠涨,影虬拿。六龙偃蹇似诗癯。
贞心聱叟堪招隐,漱石凌云托画图。

白话文翻译:

一片斜阳照落在浅浅的芦苇上,
青山和故乡都在朦胧中模糊不清。
耕作的烟雾中无计种植瑶草,
傲雪的余情则用以酬答玉壶。
翠涛涨起,影子如虬龙般盘旋。
六龙偃蹇,似乎在吟咏诗篇。
贞洁的心志,老者可以隐居,
在石间漱洗,凌云而托画图。

注释:

  • 斜阳:夕阳,指傍晚的阳光。
  • 浅芜:浅浅的芦苇,代表自然的景象。
  • 耕烟:耕作时产生的烟雾,象征着田园生活。
  • 瑶草:美丽的草,常用于形容珍贵的植物。
  • 傲雪:形容在严寒中仍然傲然挺立。
  • 玉壶:古代诗句中常用来比喻美酒或美人。
  • 六龙偃蹇:指古代名将的坐骑,象征伟大的成就。
  • 贞心:坚定的心志,常用于形容志向坚定的人。

典故解析:

  • “傲雪”:常用来形容在逆境中不屈服的精神,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高洁人格的追求。
  • “六龙”:古代传说中常提到的名将骑龙,象征着荣华和成就。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赵尊岳,近代著名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诗艺闻名。其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北方兵警紧张的时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八声甘州》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开头的“斜阳落浅芜”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夕阳的余晖映照着故乡的模糊影像,勾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随后,诗人提到“耕烟无计栽瑶草”,展示了在动荡时代中难以耕作的无奈,反映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而“傲雪余情酬玉壶”则象征着在逆境中仍然保持高洁的情操,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最后,诗人通过“贞心聱叟堪招隐”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揭示了个人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刻内涵。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情感真挚动人,既有对故国的眷恋,也有对生活的哲理思考,显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片斜阳落浅芜”:描绘了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青山故国两模糊”:青山和故乡在夕阳下显得模糊不清,象征着对过往的怀念。
    • “耕烟无计栽瑶草”:在战乱中,诗人无法安静耕作,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 “傲雪余情酬玉壶”:即便生活艰难,诗人依旧保持高洁的情操。
    • “涛翠涨,影虬拿”:描绘了波涛汹涌的景象,象征着变幻不定的生活。
    • “六龙偃蹇似诗癯”:以古代名将的坐骑比喻诗人的壮志未酬。
    • “贞心聱叟堪招隐”: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漱石凌云托画图”:象征着在自然中追求艺术和理想的境界。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六龙偃蹇”,用古代名将的坐骑比喻诗人的理想。
    • 拟人:如“涛翠涨,影虬拿”,赋予自然景物以人性化的特征,增强情感表现。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个人情感。

意象分析:

  • 斜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对故乡的思念。
  • 青山:代表着故国的美好记忆。
  • 瑶草:象征着理想和美好的生活。
  • :象征着高洁与坚韧。
  • 涛翠:象征着生活的波折与变化。
  • 六龙:象征着壮志和未竟的事业。
  • 画图:象征着艺术理想与人生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斜阳”指的是哪个时间段的阳光?

    • A. 清晨
    • B. 正午
    • C. 傍晚
    • D. 黄昏
  2. “耕烟无计栽瑶草”中的“瑶草”象征着什么?

    • A. 家庭
    • B. 理想生活
    • C. 战争
    • D. 朋友
  3. “贞心聱叟堪招隐”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 A. 繁华
    • B. 隐逸
    • C. 旅行
    • D. 战斗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诗词对比:

  • 《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包含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更具哲理性。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歌精华》
  • 《近现代诗人作品集》
  • 《诗词赏析与鉴赏》

相关查询

祠古堂诗 春雪后寄范长民 春晚 春晚 春霁 初凉 呈秦楚材 病酒 避地桂阳山门招友人晚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肺腑之谈 雕文刻镂 瘦骨穷骸 日字旁的字 包含蜮的词语有哪些 垲壤 声出金石 鹤算龟龄 起嗣 木字旁的字 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隆寄 牛字旁的字 鸣鹊 鬼字旁的字 包含左的成语 制物 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