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5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56:51
今问花神,生何偏诞春之半。
风暄日暖燕莺晨,忙煞閒庭院。
料理探芳心眼。
锦城游归歌缓缓。
时光正好,百舌无端,浪评长短。
客思天涯,踏青望里钿车远。
青袍白袷试春衣,邻户闻裁剪。
挑菜人来步懒。
怅泥深啼鸪语怨。
三分有二,春色无多,斜阳催晚。
今我问花神,为什么偏偏在春天的中间时节诞生。清风和煦,阳光明媚,燕子和黄莺在晨光中啼唱,忙得让人无暇顾及闲庭的情景。
我在细心品味花香的同时,游子从锦城归来,歌声缓缓飘荡。
时光正好,百舌鸟无所事事,闲聊着长短的事情。
我在天涯思念,踏青时望见那远远的钿车。
青袍白袷衣裳试春装,邻居家传来裁剪的声音。
挑菜的人走路懒散。
我怅然若失,泥泞的路上,鸪鸟的啼鸣带着怨恨。
春色三分有二,剩下的无多,斜阳催促着夜晚的来临。
杨玉衔,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其诗词以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语言著称,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情态。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正值花朝,诗人借问花神之事,抒发对春天的感慨,同时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烛影摇红 花朝》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整首诗在轻快的节奏中流露出细腻的情感。作者通过问花神的方式引入主题,似乎在探寻春天的秘密。开头的“今问花神,生何偏诞春之半”便揭示了诗人对春天的珍视与思考。
接下来的描写则生动地刻画了春天的美好:温暖的风,明媚的阳光,以及燕子和黄莺的欢唱,形成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忙煞闲庭院”一句,更是将春意的盎然与人们的忙碌生活形成对比,展现出一幅春日的繁忙与生机。
诗人通过“青袍白袷试春衣”的细节,描绘了人们在春天换装的场景,体现了春天带给人的新鲜感与活力。接着的“怅泥深啼鸪语怨”则显得有些忧伤,诗人或许是在表达春天虽好,但生活中的不如意依然存在。
最后的“斜阳催晚”,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春天虽美,但时光如流,转瞬即逝,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整首诗在描绘春光的同时,融入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使得作品充满了哲理的深度。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描绘春天的美好与生机,同时透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结合,展现了人们在春天的忙碌与宁静,形成了独特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花神”象征什么?
诗中“青袍白袷”描绘了什么?
“斜阳催晚”表达了什么情感?
《春晓》以简单的语言描绘春天的美好,而《烛影摇红 花朝》则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活场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惆怅。两首诗都赞美春天,但《烛影摇红 花朝》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及时间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