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绿头鸭》

时间: 2025-05-13 12:38:50

诗句

晚春天。

柳丝初透晴烟。

黯离怀、绿房深处,艳游曾记当年。

衬龙绡、亭亭玉树,步鸳褥、窄窄金莲。

烧蜜调蜂,剪花挑蝶,香云微湿绿弯鬟。

嬉游困,倚郎私语,还爱抚郎肩。

共携手,海棠院左,翡翠帘边。

恨无情、锦笼鹦鹉,等间轻语花前。

昔相怜、关山咫尺,今相望、咫尺关山。

是妾心阑,是郎意懒,是郎无分妾无缘。

都休问、金枝云里,何日跨金鸾。

深盟在,香囊暗解,终值双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2:38:50

原文展示:

晚春天。柳丝初透晴烟。黯离怀绿房深处,艳游曾记当年。衬龙绡亭亭玉树,步鸳褥窄窄金莲。烧蜜调蜂,剪花挑蝶,香云微湿绿弯鬟。嬉游困,倚郎私语,还爱抚郎肩。共携手,海棠院左,翡翠帘边。恨无情锦笼鹦鹉,等闲轻语花前。昔相怜关山咫尺,今相望咫尺关山。是妾心阑,是郎意懒,是郎无分妾无缘。都休问金枝云里,何日跨金鸾。深盟在,香囊暗解,终值双鸳。

白话文翻译:

晚春时节,柳枝初展,透过晴朗的烟雾。在绿房深处,黯然神伤,怀念过去的艳游时光。穿着龙绡,如玉树般亭亭玉立,走在鸳褥上,金莲小巧。调蜜引蜂,剪花招蝶,香云微微湿润,绿鬟弯曲。游玩累了,靠在郎君身边私语,还爱抚他的肩膀。手牵手,在海棠院旁,翡翠帘边。恨那无情的锦笼鹦鹉,轻易地在花前轻语。过去相怜,关山虽近,如今相望,关山依旧。是妾心已倦,是郎意懒,是郎无缘,妾无分。都别问那金枝云中的事,何时能跨上金鸾。深盟仍在,香囊暗解,终将成双成对。

注释:

  • 绿房:指女子的闺房。
  • 龙绡:一种华美的丝织品。
  • 玉树:比喻美男子。
  • 鸳褥:绣有鸳鸯的褥子。
  • 金莲:指女子的纤足。
  • 香云:指女子的发髻。
  • 绿弯鬟:绿色的发髻。
  • 海棠院:指美丽的庭院。
  • 翡翠帘:用翡翠装饰的帘子。
  • 锦笼鹦鹉:指关在笼中的鹦鹉。
  • 关山:比喻距离。
  • 金枝:比喻贵族或高贵的女子。
  • 金鸾:传说中的神鸟,比喻高贵的位置。
  • 香囊:装有香料的小袋,常作为定情之物。
  • 双鸳:比喻情侣。

诗词背景:

利登是宋代诗人,其生平不详。这首诗描绘了晚春时节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情感表达能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晚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柳丝初透晴烟”描绘了晚春时节的清新景象,而“黯离怀绿房深处”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伤。诗中的“衬龙绡亭亭玉树”和“步鸳褥窄窄金莲”等句,通过华美的服饰和姿态,展现了诗人的高贵气质。而“烧蜜调蜂,剪花挑蝶”等句,则通过生动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情感表达能力。

诗词解析:

  • “晚春天。柳丝初透晴烟。”:开篇点明时节,晚春时节,柳枝初展,透过晴朗的烟雾,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 “黯离怀绿房深处,艳游曾记当年。”:诗人怀念过去的艳游时光,内心的忧伤在绿房深处显得更加黯淡。
  • “衬龙绡亭亭玉树,步鸳褥窄窄金莲。”:通过华美的服饰和姿态,展现了诗人的高贵气质。
  • “烧蜜调蜂,剪花挑蝶,香云微湿绿弯鬟。”:通过生动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
  • “嬉游困,倚郎私语,还爱抚郎肩。”:游玩累了,靠在郎君身边私语,还爱抚他的肩膀,展现了诗人与郎君的亲密关系。
  • “共携手,海棠院左,翡翠帘边。”:手牵手,在海棠院旁,翡翠帘边,展现了诗人与郎君的美好时光。
  • “恨无情锦笼鹦鹉,等闲轻语花前。”:恨那无情的锦笼鹦鹉,轻易地在花前轻语,表达了诗人对束缚的厌恶。
  • “昔相怜关山咫尺,今相望咫尺关山。”:过去相怜,关山虽近,如今相望,关山依旧,表达了诗人对距离的感慨。
  • “是妾心阑,是郎意懒,是郎无分妾无缘。”:是妾心已倦,是郎意懒,是郎无缘,妾无分,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无奈。
  • “都休问金枝云里,何日跨金鸾。”:都别问那金枝云中的事,何时能跨上金鸾,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向往和期待。
  • “深盟在,香囊暗解,终值双鸳。”:深盟仍在,香囊暗解,终将成双成对,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衬龙绡亭亭玉树”,将诗人比作玉树,展现了其高贵气质。
  • 拟人:如“恨无情锦笼鹦鹉”,将鹦鹉拟人化,表达了诗人对束缚的厌恶。
  • 对仗:如“昔相怜关山咫尺,今相望咫尺关山”,通过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内心的忧伤和对未来的不确定,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和期待。

意象分析:

  • 柳丝: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清新。
  • 绿房:象征着女子的闺房和内心的忧伤。
  • 龙绡、玉树:象征着高贵和美丽。
  • 鸳褥、金莲:象征着女子的纤足和优雅。
  • 香云、绿弯鬟:象征着女子的发髻和美丽。
  • 海棠院、翡翠帘:象征着美丽的庭院和华丽的装饰。
  • 锦笼鹦鹉:象征着束缚和无奈。
  • 关山:象征着距离和分离。
  • 金枝、金鸾:象征着高贵和美好。
  • 香囊、双鸳:象征着定情和美好愿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柳丝初透晴烟”描绘了什么时节的景象? A. 早春 B. 晚春 C. 初夏 D. 深秋

  2. 诗中的“黯离怀绿房深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平静 D. 愤怒

  3. 诗中的“衬龙绡亭亭玉树”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4. 诗中的“恨无情锦笼鹦鹉”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厌恶? A. 自由 B. 束缚 C. 美丽 D. 高贵

答案:

  1. B. 晚春
  2. B. 忧伤
  3. A. 比喻
  4. B. 束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 李清照《如梦令》: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诗词对比:

  • 利登《绿头鸭》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首作品都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利登的作品更加注重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而苏轼的作品则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营造。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利登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对理解利登的这首诗有帮助。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浪淘沙·去岁诣公车 浪淘沙 浪淘沙·芳树翠烟重 浪淘沙 栀子花季感旧 浪淘沙 浪淘沙 其二 浪淘沙·除夕,用周晋仙明日新年词韵,漫作贰阕。末语即仍其旧,并邀玉珩作焉 浪淘沙 浪淘沙 层楼观雪 浪淘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虚枯吹生 考究 元造 豸字旁的字 不安本分 殳字旁的字 老儒 允执厥中 本月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千古絶调 流水无情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拿的词语有哪些 时结尾的成语 牙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