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答顾郎中华玉》

时间: 2025-05-21 19:10:15

诗句

昔居长安西,今居长安北。

蓬门卧病秋潦繁,十日不出生荆棘。

牵泥匍匐入学宫,马瘦翻愁足无力。

慵疏颇被诸生讥,虚名何用时人识。

京师卖文贱于土,饥肠不救齑盐食。

去年作吏在法曹,月俸送官空署职。

床头一瓮不满储,囊里无钱作沽直。

归来困顿不得醉,儿女荒凉妇叹息。

今年调官去懊恼,苦笑先生禄太啬。

釜中粟少作糜薄,白碗盛来映肤色。

丈夫但免沟壑辱,日饮藜羹胜羊肉。

平生富贵亦何有,羸躯幸自弛耕牧。

但愿时丰民物安,官府清廉盗贼伏。

人人鼓腹厌粱菽,先生虽病甘苜蓿。

一朝雷雨濯亨衢,坐见诸公执中轴。

先生翛然卷怀退,茅斋归向南山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9:10:15

原文展示:

答顾郎中华玉 昔居长安西,今居长安北。蓬门卧病秋潦繁,十日不出生荆棘。牵泥匍匐入学宫,马瘦翻愁足无力。慵疏颇被诸生讥,虚名何用时人识。京师卖文贱于土,饥肠不救齑盐食。去年作吏在法曹,月俸送官空署职。床头一瓮不满储,囊里无钱作沽直。归来困顿不得醉,儿女荒凉妇叹息。今年调官去懊恼,苦笑先生禄太啬。釜中粟少作糜薄,白碗盛来映肤色。丈夫但免沟壑辱,日饮藜羹胜羊肉。平生富贵亦何有,羸躯幸自弛耕牧。但愿时丰民物安,官府清廉盗贼伏。人人鼓腹厌粱菽,先生虽病甘苜蓿。一朝雷雨濯亨衢,坐见诸公执中轴。先生翛然卷怀退,茅斋归向南山卜。

白话文翻译:

以前住在长安的西边,现在住在长安的北边。家门破旧,病卧在床,秋天的雨水泛滥,十天不出门,周围长满了荆棘。艰难地爬行去学校,马瘦得让人担心它无力行走。懒散疏忽,常被学生们嘲笑,虚名有什么用,时人并不认识我。在京城卖文,价格低贱如土,饥饿的肚子无法靠盐和食物填饱。去年在法曹工作,月薪送交官府,空有职位。床头的一瓮米都不满,口袋里没有钱买酒。回家后疲惫不堪,无法醉倒,孩子们和妻子都感到荒凉和叹息。今年调任官职,感到懊恼,苦笑着说先生的俸禄太少。锅里的米少得只能做稀薄的粥,白色的碗盛来映出肤色。作为一个男人,只要不受到沟壑的侮辱,每天喝藜羹胜过吃羊肉。平生富贵也没有什么,瘦弱的身体幸好还能从事耕牧。只愿时世丰收,人民安居乐业,官府清廉,盗贼被制服。人们吃饱了,厌倦了粱菽,先生虽然生病,却甘愿吃苜蓿。一旦雷雨洗净了大道,就能看到诸公执掌中轴。先生悠然地卷起心怀,退隐,回到南山的茅斋。

注释:

  • 蓬门:指家门破旧。
  • 秋潦:秋天的雨水。
  • 匍匐:爬行。
  • 慵疏:懒散疏忽。
  • 诸生:学生们。
  • 齑盐:简单的食物。
  • 法曹:古代官署名,负责法律事务。
  • 署职:名义上的职位。
  • 沽直:买酒的钱。
  • 藜羹:用藜草做的羹,贫苦人家的食物。
  • 苜蓿:一种植物,贫苦人家的食物。
  • 亨衢:大道。
  • 翛然:悠然自得的样子。
  • 南山:指隐居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祯卿(约1479-1511),明代文学家,字元美,号东篱,江苏吴县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是他对友人顾璘(字华玉)的回答,反映了他在长安的生活困境和对官场的不满。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祯卿在长安生活时所作,当时他因病卧床,生活困顿,对官场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徐祯卿自己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一个文人在官场和社会中的困境和无奈。诗中,“蓬门卧病秋潦繁”和“床头一瓮不满储”等句,生动地描绘了他贫困潦倒的生活状态。同时,“但愿时丰民物安,官府清廉盗贼伏”表达了他对社会安定和官府清廉的渴望。最后,“先生翛然卷怀退,茅斋归向南山卜”则体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个人遭遇的叙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居长安西,今居长安北:诗人从长安的西边搬到了北边,暗示了生活的变迁。
  2. 蓬门卧病秋潦繁:家门破旧,病卧在床,秋天的雨水泛滥。
  3. 十日不出生荆棘:十天不出门,周围长满了荆棘,形容生活的困顿。
  4. 牵泥匍匐入学宫:艰难地爬行去学校,形容求学的艰辛。
  5. 马瘦翻愁足无力:马瘦得让人担心它无力行走,比喻自己的困境。
  6. 慵疏颇被诸生讥:懒散疏忽,常被学生们嘲笑。
  7. 虚名何用时人识:虚名有什么用,时人并不认识我,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漠。
  8. 京师卖文贱于土:在京城卖文,价格低贱如土,形容文人的贫困。
  9. 饥肠不救齑盐食:饥饿的肚子无法靠盐和食物填饱。
  10. 去年作吏在法曹:去年在法曹工作,月薪送交官府,空有职位。
  11. 床头一瓮不满储:床头的一瓮米都不满,形容贫困。
  12. 囊里无钱作沽直:口袋里没有钱买酒。
  13. 归来困顿不得醉:回家后疲惫不堪,无法醉倒。
  14. 儿女荒凉妇叹息:孩子们和妻子都感到荒凉和叹息。
  15. 今年调官去懊恼:今年调任官职,感到懊恼。
  16. 苦笑先生禄太啬:苦笑着说先生的俸禄太少。
  17. 釜中粟少作糜薄:锅里的米少得只能做稀薄的粥。
  18. 白碗盛来映肤色:白色的碗盛来映出肤色,形容生活的贫困。
  19. 丈夫但免沟壑辱:作为一个男人,只要不受到沟壑的侮辱。
  20. 日饮藜羹胜羊肉:每天喝藜羹胜过吃羊肉,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21. 平生富贵亦何有:平生富贵也没有什么,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漠。
  22. 羸躯幸自弛耕牧:瘦弱的身体幸好还能从事耕牧。
  23. 但愿时丰民物安:只愿时世丰收,人民安居乐业。
  24. 官府清廉盗贼伏:官府清廉,盗贼被制服。
  25. 人人鼓腹厌粱菽:人们吃饱了,厌倦了粱菽。
  26. 先生虽病甘苜蓿:先生虽然生病,却甘愿吃苜蓿。
  27. 一朝雷雨濯亨衢:一旦雷雨洗净了大道。
  28. 坐见诸公执中轴:就能看到诸公执掌中轴。
  29. 先生翛然卷怀退:先生悠然地卷起心怀,退隐。
  30. 茅斋归向南山卜:回到南山的茅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京师卖文贱于土”,将卖文的价格比作土,形象地表达了文人的贫困。
  • 拟人:如“马瘦翻愁足无力”,将马拟人化,表达了诗人的困境。
  • 对仗:如“昔居长安西,今居长安北”,通过对仗强调了生活的变迁。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在官场和社会中的困境和无奈,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个人遭遇的叙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意义。

意象分析:

  • 蓬门:破旧的家门,象征贫困和困顿。
  • 秋潦:秋天的雨水,象征生活的艰难。
  • 马瘦:瘦弱的马,象征诗人的困境。
  • 藜羹:贫苦人家的食物,象征简单的生活。
  • 苜蓿:贫苦人家的食物,象征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 南山:隐居的地方,象征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徐祯卿在诗中提到的“京师卖文贱于土”反映了什么? A. 文人的贫困 B. 文人的富有 C. 文人的虚名 D. 文人的懒散

  2. 诗中“但愿时丰民物安,官府清廉盗贼伏”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A. 对社会安定的渴望 B. 对个人富贵的追求 C. 对官场的不满 D.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3. 诗中“先生翛然卷怀退,茅斋归向南山卜”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官场的不满 B.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C. 对社会的不满 D. 对文人的贫困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样反映了诗人在贫困中的生活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不满。

诗词对比:

  • 徐祯卿的《答顾郎中华玉》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在贫困中的生活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但徐祯卿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徐祯卿的《答顾郎中华玉》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不满,但徐祯卿的诗更多地反映了诗人在官场和社会中的困境。

参考资料:

  • 《明诗别裁集》
  • 《徐祯卿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念奴娇(次朱制参送其行) 念奴娇(寒食次卢野涉,并怀孙季蕃) 玉烛新(和方时父,并怀孙季蕃) 燕春台(送郑毅斋入观) 尾犯(重九和刘随如) 疏影(为意一侍郎赋) 暗香(为毅斋知院赋) 汉宫春(次方时父元夕见寄) 贺新郎 贺新郎(送郑怡山归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是结尾的成语 双笔字怎么写?双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详解 繍的简体字怎么写?繍字简体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氏字旁的字 红口白牙 学问无止境 无追 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探观止矣 一点一横的字有哪些_一点一横汉字详解 陈熟 拼音shui的汉字全收录_shui的汉字详解 马军 高唱入云 星星之火 八字旁的字 飠字旁的字 铍滑 笙篁 提土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