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一片石》

时间: 2025-05-21 08:12:21

诗句

烽火连天明社屋,国亡家破仇谁复。

忽闻美人亦被收,多情转效秦廷哭。

恸哭上书为请兵,数行血泪啼鹃声。

素练系肩衣如雪,负弩前驱玉关行。

关内蚁贼二十万,横海列阵来酣战。

狂风飞瓦尘蔽天,咫尺敌人不相见。

我师先作壁上观,两军迸出刀光寒。

觱篥声催阵云黑,鹳鹅队舞夕阳残。

忽讶神兵来天上,长弓大剑辽东将。

马上健儿齐丧胆,纷纷遁走觊歌唱。

只缘红粉定燕京,箫鼓重逢倍有情。

怪底将军多反覆,君亲恩不及倾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8:12:21

原文展示

一片石
作者:王玮庆〔清代〕

烽火连天明社屋,国亡家破仇谁复。
忽闻美人亦被收,多情转效秦廷哭。
恸哭上书为请兵,数行血泪啼鹃声。
素练系肩衣如雪,负弩前驱玉关行。
关内蚁贼二十万,横海列阵来酣战。
狂风飞瓦尘蔽天,咫尺敌人不相见。
我师先作壁上观,两军迸出刀光寒。
觱篥声催阵云黑,鹳鹅队舞夕阳残。
忽讶神兵来天上,长弓大剑辽东将。
马上健儿齐丧胆,纷纷遁走觊歌唱。
只缘红粉定燕京,箫鼓重逢倍有情。
怪底将军多反覆,君亲恩不及倾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场战乱中的悲惨景象。烽火连天,家国破碎,仇恨的滋生令人痛心。听说美人也被掳走,情意绵绵的她为秦朝的统治而哭泣。痛哭之际上书请求增兵,数行血泪如啼鹃般悲鸣。她身穿白衣,衣如雪,肩负弩箭走在前方。关内有二十万敌军,横跨海洋列阵而来,准备激战。狂风刮起瓦片,尘土飞扬,近在咫尺的敌人却不见踪影。我的军队却只是在墙上观望,两军间刀光闪烁寒冷。觱篥声催促着黑云压阵,鹳鹅队在夕阳下舞动。忽然惊讶于天上降下的神兵,辽东的将军持着长弓大剑。马上将士们纷纷丧胆,四散逃走,歌声嘹亮。只因红颜知己在燕京,笛声和鼓声重逢倍显情深。奇怪的是将军为何多次反复,君臣的恩情不及倾城的美丽。

注释

  • 烽火:指战乱,烽火相连象征着战斗频繁。
  • 美人:指被掳的女子,象征家国沦陷后的悲剧。
  • 素练:白色的绸缎,这里形容她的衣服。
  • 负弩:背负弩箭,表示准备迎战。
  • 觱篥:一种乐器,这里指战斗中的号角声。
  • 红粉:形容美人的面容,常用于形容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玮庆,清代诗人,生活在战乱时期,作品多反映国破家亡的悲痛与对家国情怀的热爱。

创作背景
《一片石》创作于清代,正值清朝国势衰微、外敌入侵的动荡年代。诗中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对美好人性的向往。

诗歌鉴赏

《一片石》是一首饱含悲愤与豪情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述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战乱带来的惨痛体验。开篇即以“烽火连天”引入,立刻设定了紧张激烈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战乱的无情与家国的破碎。接着,诗中提到的“美人”与“恸哭”,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悲惨遭遇,也象征着整个国家的苦难。

在描绘战争场景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视觉与听觉意象,如“狂风飞瓦”“刀光寒”等,生动地再现了战斗的惨烈与混乱。而“我师先作壁上观”则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愤怒,反映出士兵对国家命运的无力。而最后对将军的质疑,表现出对权力与美色的深刻思考,似乎在暗示着战争不仅是刀枪的较量,更是人心的较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烽火连天明社屋”:战争频繁,战火蔓延,连社屋都被照亮,暗示无处不在的战争。
  • “国亡家破仇谁复”:国家灭亡,家庭破碎,这样的仇恨何时才能得到报复。
  • “忽闻美人亦被收”:突如其来的战争不仅夺走了国家,也掳走了美人,情感的转折令人心痛。
  • “恸哭上书为请兵”:痛哭之后写信请求增兵,表现出对国家的忧心与责任。
  • “数行血泪啼鹃声”:血泪与啼叫声相结合,展现出强烈的悲痛情感。
  • “素练系肩衣如雪”:白衣象征着纯洁与无辜。
  • “负弩前驱玉关行”:背负弩箭,勇敢地向前行进,表现出战士的勇敢与担当。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烽火连天”比喻战争的频繁。
  • 对仗:如“刀光寒”“鹳鹅队舞”,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如“数行血泪啼鹃声”,将血泪与啼叫拟人化,增加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战争为背景,深刻揭示了家国破碎、个人悲剧的痛苦体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对人性美好的向往,同时也质疑了权力与美色之间的关系,展现出深刻的社会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烽火:象征战争与动乱。
  • 美人:象征国家沦陷后的无辜与悲惨。
  • 素练:象征纯洁与无辜。
  • 刀光:象征战争的残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美人”象征什么? A. 战争的胜利
    B. 国家沦陷后的悲剧
    C. 权力的游戏
    D. 个人的幸福

  2. “我师先作壁上观”反映了什么情感? A. 无奈与愤怒
    B. 自豪与胜利
    C. 安静与祥和
    D. 逃避与懦弱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感受。
  • 李白《侠客行》:描绘了豪情与侠义,反映动荡中的英雄情怀。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与王玮庆的《一片石》都涉及到对战争的思考,但王维更侧重于友谊与离别,而王玮庆则更关注国家与个人的悲剧。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王玮庆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战争与诗歌的关系》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虎掌葵花一锭银 鹧鸪天·拟元遗山 鹧鸪天 其二 题吴冰仙画 鹧鸪天 其十 春感集杜 鹧鸪天 小年夜访李老 鹧鸪天 元日和北计兄原韵 鹧鸪天 己巳岁除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赠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显字草书怎么写?这份显字草书笔顺详解,助你轻松掌握_汉字草书学习 | 顯字草書 包含铛的词语有哪些 不敢问津 阜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日久岁长 谬悠之说 增生 茔葬 买臣覆水 韭字旁的字 雪字拼音怎么写_雪字的拼音及发音详解_汉字拼音学习 包含境的词语有哪些 无字旁的字 鸟毛笔字怎么写?鸟毛笔字书写技巧与笔顺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月部首的字有哪些字_月部首汉字大全及笔顺详解 自鸣得意 舌字旁的字 无波古井 包含萼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