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李烟客出塞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7-12 09:11:22

诗句

万里欲何之,行营望将旗。

我正怜烟客,人疑是药师。

谈兵奋髯戟,骑马策杨枝。

为试登楼啸,胡雏满地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9:11:22

原文展示:

送李烟客出塞二首 其一
万里欲何之,行营望将旗。
我正怜烟客,人疑是药师。
谈兵奋髯戟,骑马策杨枝。
为试登楼啸,胡雏满地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出征的李烟客的深切关怀与不舍。
远道而去,去向何方呢?在行营中我仰望着将领的旗帜。
我特别怜惜李烟客,旁人却怀疑他是个药师(意指他可能是个隐士)。
他谈论军事,手握戟,骑马策马如同杨树的枝条一般灵活。
我想试着爬上高楼呼啸一声,然而四周的胡雏却满地悲鸣。

注释:

字词注释:

  • 万里欲何之:远行之人,去向何方?
  • 行营:军队的临时营地。
  • 将旗:将领的旗帜,象征军队。
  • 烟客:指李烟客,隐喻不羁的士人。
  • 药师:指隐士或道士,象征修道之人。
  • 谈兵:讨论军事。
  • 奋髯戟:手持戟,形象地描绘出武将的英姿。
  • 杨枝:比喻马步轻盈如杨树的枝条。
  • 登楼啸:登上高处呼喊,象征壮志。
  • 胡雏:可能指代胡人的幼鸟,象征战乱的悲伤。

典故解析:
“药师”在古代常指代隐士或追求长生不老之术的人,文中用来形容李烟客的洒脱与不羁。诗中提到的“谈兵”与“骑马”也反映了当时士人追求武功与军事理想的文化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遂球,明代诗人,以擅长古体诗闻名,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其作品多描写人生哲理和战争场景,表现出对国家和友人的深情厚谊。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许多士人纷纷投身边疆,保卫国家。诗人以李烟客为题,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对李烟客的送别,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战争的无奈与思考。开头两句“万里欲何之,行营望将旗”直接引入了李烟客即将出征的主题,表现出一种远行的苍凉感。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李烟客身份的描绘,加深了对他的理解和同情,诗人将他比作药师,暗含对他不羁个性的赞美。

而“谈兵奋髯戟”一句,描写了李烟客的英姿,体现出士人的豪情壮志,与“骑马策杨枝”相呼应,象征着自由与奔放。最后一句“为试登楼啸,胡雏满地悲”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想要高声呼喊,却被满地悲鸣的胡雏所打断,传达出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担忧。

整首诗情感真挚,运用丰富的意象与修辞手法,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国家命运的深思,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里欲何之:引出诗人对远行的思考,展现出对朋友前途的关心。
  2. 行营望将旗:描绘出军人的生活场景,加深了诗的军事氛围。
  3. 我正怜烟客: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李烟客的怜惜之情。
  4. 人疑是药师:用旁人的眼光体现出李烟客的与众不同。
  5. 谈兵奋髯戟:展现李烟客的英勇与能力,塑造出一位英雄形象。
  6. 骑马策杨枝:比喻李烟客的灵活与自由,形成动感。
  7. 为试登楼啸:表现诗人内心的壮志与渴望。
  8. 胡雏满地悲:结尾用悲哀的意象,反映出战乱带来的无奈与痛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李烟客比作“药师”,暗示其洒脱与不羁。
  • 对仗:如“谈兵奋髯戟,骑马策杨枝”,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万里欲何之”,表达了诗人对远行的渴望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李烟客的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反映出士人对战争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里:象征着远行与离别。
  • 将旗:象征着军事与权力。
  • 烟客:象征着自由与隐士精神。
  • 髯戟:象征着武勇与豪情。
  • 杨枝:象征着灵活与自由。
  • 胡雏:象征着战争带来的悲痛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李烟客的情感是: A. 祝福
    B. 同情
    C. 嫉妒
    D. 无所谓

  2. “谈兵奋髯戟”中的“髯戟”指的是: A. 武器
    B. 朋友
    C. 马
    D. 药

  3. 诗中提到的“胡雏”象征: A. 战争的胜利
    B. 战争的悲伤
    C. 自由的精神
    D. 隐士的生活

答案:

  1. A,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写了战争带来的痛苦与忧虑。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与对国家的关心。

诗词对比:

  • 比较黎遂球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但黎遂球更侧重于士人的豪情与对战争的思考,而王维则更显温情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战争文学》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鹧鸪天 寄梦芙 鹧鸪天 其三 莲 鹧鸪天 屏兄寄红叶来,赋此为酬 鹧鸪天 春草 鹧鸪天 其六 与严霜、无斋同和寂园老人并效其体 鹧鸪天 梦芙属题蕉窗老人遗稿 鹧鸪天(逢时使君出示所作送春佳词,引楚襄事,因次其韵) 鹧鸪天 鹧鸪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盛德若愚 龍字旁的字 花藜胡哨 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民殷国富 至亲好友 石字旁的字 分金 香字旁的字 豁辣 乐而忘归 消费资料 片字旁的字 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鹤骨松姿 私字儿的字 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