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19:0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9:04:27
要识为农苦,官园半亩禾。
有才知计远,无事阅书多。
童子琴樽待,山人杖屡过。
长吟见幽意,独鸟下庭柯。
如果想了解农民的辛苦,就要知道官园里只有半亩的稻禾。
有才华的人才会知道远大的计划,而无所事事的人只会常常看书。
小孩在琴边等候,山人常常带着拐杖经过。
长吟吟唱感受到幽静的情趣,独自飞来的鸟儿栖息在庭院的树枝上。
谢榛(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承嗣,号思斋,籍贯不详。谢榛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和真情实感著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思考。
本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时期,农民的生活困苦是普遍现象,诗人通过描写农业的艰辛以及隐士的生活,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农民艰辛生活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注与同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隐士情怀。诗的第一句直接引入主题,明确了理解农民苦难的重要性,紧接着用“官园半亩禾”来对比农田的贫瘠,突显出农民的辛苦与社会的不公。第二句中,“有才知计远,无事阅书多”则揭示了才华与闲适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有志之士的赞美,同时也对无所事事的状态提出了批判。
接下来的两句“童子琴樽待,山人杖屡过”则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生活场景,儿童的天真与山人频频经过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仿佛在暗示着隐士生活的理想。最后两句“长吟见幽意,独鸟下庭柯”则通过长吟与独鸟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深刻体验与内心的悠然自得,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繁华的淡泊。
总体而言,这首诗在简练的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反映农民的辛苦与社会的现实,同时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官园”是指什么?
a) 农田
b) 官府的园子
c) 书院
“无事阅书多”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状态的批判?
a) 繁忙
b) 无所事事
c) 贫穷
诗中“独鸟下庭柯”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欢快
b) 孤独与宁静
c) 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