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5:1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5:13:29
沉香浦
作者: 梁以壮 〔明代〕
贪泉已歃不怀金,
香又争传此处沉。
一片麝兰寒化石,
百年冰雪冷为心。
天高薄雾龙涎气,
岸古清风玉屑音。
亦有后来投砚者,
寥寥云水共相深。
这首诗表达了对香气的珍视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诗的开头提到贪婪之泉已经不再渴求黄金,反而在这里争着传递香气的沉香。接下来的句子用“麝兰寒化石”来比喻香气的持久,尽管经历了冰雪的冷却,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冷静。然后描绘了高天薄雾中弥漫的龙涎香气,古老的岸边清风拂动,发出如玉屑般的音响。最后一句提到后来的投砚者,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梁以壮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美的赞美及对世事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常用优美的意象描绘出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人追求精神寄托的时期,梁以壮通过描绘自然的香气与景色,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沉香浦》是一首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的诗作。诗中以香气作为主要意象,不仅象征着美好与清新,也隐喻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精神世界的追求。诗的开头提到“贪泉已歃不怀金”,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诗人似乎在反思欲望的本质,并将其与香气的纯粹对比,传达出对物质的淡泊。接着提到“一片麝兰寒化石”,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香气的持久与坚韧,正如人们在艰难环境中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冷静。最后的“寥寥云水共相深”则深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层层递进,充满了哲理和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香气的珍视,以及对物质欲望的超脱,反映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美好生活的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贪泉”象征什么?
“百年冰雪冷为心”中的“冰雪”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投砚者”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月夜忆舍弟》与《沉香浦》都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人文情感的抒发,但杜甫更侧重于家国情怀,而梁以壮则显得更加淡泊与超脱。
《山居秋暝》使用了大量自然意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类似于《沉香浦》中自然景色的描绘,但王维的诗歌更具禅意与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