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沉香浦》

时间: 2025-05-12 05:13:29

诗句

贪泉已歃不怀金,香又争传此处沉。

一片麝兰寒化石,百年冰雪冷为心。

天高薄雾龙涎气,岸古清风玉屑音。

亦有后来投砚者,寥寥云水共相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5:13:29

原文展示:

沉香浦
作者: 梁以壮 〔明代〕

贪泉已歃不怀金,
香又争传此处沉。
一片麝兰寒化石,
百年冰雪冷为心。
天高薄雾龙涎气,
岸古清风玉屑音。
亦有后来投砚者,
寥寥云水共相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香气的珍视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诗的开头提到贪婪之泉已经不再渴求黄金,反而在这里争着传递香气的沉香。接下来的句子用“麝兰寒化石”来比喻香气的持久,尽管经历了冰雪的冷却,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冷静。然后描绘了高天薄雾中弥漫的龙涎香气,古老的岸边清风拂动,发出如玉屑般的音响。最后一句提到后来的投砚者,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


注释:

字词注释:

  • 贪泉:指贪婪的泉水,象征欲望。
  • :喝的意思,这里指饮用。
  • 麝兰:一种香料植物,象征香气。
  • 化石:指经历时间沉淀而成的物质,这里比喻香气的永恒。
  • 龙涎气:指海洋中一种珍贵的香气,象征稀有和珍贵。
  • 投砚者:指用砚台写字的人,象征文人。

典故解析:

  • “龙涎”典出于古代对海兽的传说,认为其分泌物可用于香料,象征珍稀与独特的气味。
  • 香气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高雅的象征,与文人墨客的生活密切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以壮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美的赞美及对世事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常用优美的意象描绘出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人追求精神寄托的时期,梁以壮通过描绘自然的香气与景色,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沉香浦》是一首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的诗作。诗中以香气作为主要意象,不仅象征着美好与清新,也隐喻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精神世界的追求。诗的开头提到“贪泉已歃不怀金”,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诗人似乎在反思欲望的本质,并将其与香气的纯粹对比,传达出对物质的淡泊。接着提到“一片麝兰寒化石”,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香气的持久与坚韧,正如人们在艰难环境中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冷静。最后的“寥寥云水共相深”则深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层层递进,充满了哲理和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贪泉已歃不怀金”:表达出一种对物质财富的淡漠,转而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2. “香又争传此处沉”:暗示香气的传播,象征着一种永恒的美好。
  3. “一片麝兰寒化石”:以麝兰比喻香气的珍贵,且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4. “百年冰雪冷为心”:冰雪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显示内心的冷静。
  5. “天高薄雾龙涎气”:描绘高远的天空与薄雾,渲染出一种神秘的香气。
  6. “岸古清风玉屑音”:古老的岸边有清风拂动,声音如同玉屑一样清脆。
  7. “亦有后来投砚者”:提到后来的文人,象征着对文化的传承与追求。
  8. “寥寥云水共相深”:表达出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深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麝兰寒化石”,将香气与不变的石头相提并论。
  • 对仗:如“天高薄雾”和“岸古清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香又争传”,赋予香气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香气的珍视,以及对物质欲望的超脱,反映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美好生活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气:象征美好与纯净,代表诗人心中的理想。
  • 冰雪: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冷静。
  • 龙涎:象征珍稀与独特,表现出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 清风:代表自然的和谐美好,渗透着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贪泉”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爱情
    • C. 自然
  2. “百年冰雪冷为心”中的“冰雪”指的是什么?

    • A. 外在环境
    • B. 时间的流逝
    • C. 心情的变化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投砚者”象征什么?

    • A. 追求财富的人
    • B. 文人墨客
    • C. 自然主义者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与《沉香浦》都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人文情感的抒发,但杜甫更侧重于家国情怀,而梁以壮则显得更加淡泊与超脱。

  • 《山居秋暝》使用了大量自然意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类似于《沉香浦》中自然景色的描绘,但王维的诗歌更具禅意与哲理性。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的世界》:对明代诗人及其作品的全面介绍。
  • 《古诗词鉴赏指南》:帮助理解古诗词的技巧与方法。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用栾魁声道寄李后林韵寄声道 送童子敬赴省 次杨监簿上陈守赈灾韵 登四圣观月桂亭有感 题墨梅风烟雪月水石兰竹八轴 奉饯万安赞府兄长之官 题小西湖 赠术士姚有应自号通灵心神仙口 谢久轩蔡先生惠墨九首 感山十咏 其五 华严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爻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高才硕学 日中则昃,月满则亏 包含塞的成语 包含焕的词语有哪些 龙羊 县丞 一世龙门 委靡不振 花门柳户 摧开头的成语 歹字旁的字 皓髯 風字旁的字 襧讳 韭字旁的字 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唇尖舌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