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1:45
金阙来华盖,琳坛集羽衣。
石因钟乳腻,松为茯苓肥。
剂墨香翻杵,修琴玉布徽。
天低临象纬,日近逼光辉。
竹里开长径,池边蔽小扉。
红迷霞绮错,绿涨水环围。
仙杏葩凝赤,蟠桃萼剪绯。
龙来还独宿,鹤去更知归。
割蜜蜂先避,衔书凤自飞。
祠雷陈古磬,符鬼掣灵旗。
丹井泉偏冽,铜盘露未晞。
俗人那得识,诗客尽相依。
伊我逢休浣,从兹咏浴沂。
凭师消鄙吝,犹可采山薇。
金色宫阙前来华盖,琳琅满目的坛子上聚集着羽衣。
岩石因钟乳而润滑,松树因茯苓而丰腴。
墨汁香气翻滚杵,修长的琴音如玉般清脆。
天际低垂如同象纬,太阳逐渐逼近其光辉。
竹林中开出长长的小径,池边遮蔽着小扉。
红色的霞光与绮丽的色彩交错,绿色的水波环绕四周。
仙杏花凝聚成赤色,蟠桃的花萼剪成绯红。
龙归来独自栖息,鹤离去更知归处。
蜜蜂先避开割蜜的人,衔着书信的凤凰自飞。
古老的雷声在祠堂中响起,符咒如灵旗般飘动。
丹井的泉水特别清冽,铜盘上的露水尚未干。
世俗之人怎能识得此地,只有诗客才能互相依傍。
我与伊相逢于此,今后在浴沂吟咏。
借助师德消除鄙陋之心,还可以采摘山中的蕨菜。
马祖常,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反映自然与人文景观,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作常以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见长,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美感。
《寄舒真人》是马祖常寄赠友人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友谊的珍视。诗中运用了许多自然意象,体现了诗人追求闲适生活的愿望。
这首诗以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美丽而理想的世外桃源。开篇以“金阙来华盖”引入,便营造出一种神圣而高贵的氛围,接着以琳坛和羽衣象征文化的积淀和艺术的美感,表现了诗人对文人生活的向往。
中间部分描写了自然景观,石钟乳、松茯苓的生动描写,表现出自然的丰饶与美丽。而“竹里开长径,池边蔽小扉”则透出一种幽静的意境,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清幽的环境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几句,诗人通过对比显现世俗与诗客之间的差异,强调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追求超然境界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谊的珍视。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金阙”象征什么?
A. 权力与富贵
B. 自然与宁静
C. 友谊与文化
答案:A
填空题:诗中“竹里开长径,池边蔽小扉”描绘的是__的意境。
答案:宁静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凤自飞”象征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通过以上分析与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寄舒真人》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领悟到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