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03:3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3:36:08
莫道山家不挂灯,修身宝月一团冰。
清寒照见诸人胆,却问诸人见未曾。
不要说山里的家没有挂灯,修身养性就像那一团清澈的冰月。
寒冷的光照亮了每个人的勇气,却又问大家是否见过这样的景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因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热爱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常常与山水自然相结合。
创作背景: 《元夕》创作于元宵节前后,正值赏月、观灯的节日。诗人借此节日的场景,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追求和对人们内心勇气的探讨。
这首诗以“山家”与“灯”对比开篇,暗示隐士生活的宁静与自得。作者通过对月亮与冰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明亮的氛围,传达了他对修身养性的向往。诗中提到的“清寒”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是对内心的一种映照。在这个元宵节的夜晚,诗人并不关注灯笼的热闹,而是关注内心的宁静与勇气的显现。
最后一句“却问诸人见未曾”,则引发读者思考: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是否还保留了那份内心的清明与自信?整首诗在优美的意境中,蕴含着对个人修养与内心力量的深刻反思,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提倡修身养性,追求内心的清明与勇气,而非追逐外在的繁华与热闹。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思考与探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山家”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宝月”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却问诸人见未曾”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