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念奴娇 戊申三月登钟山》

时间: 2025-05-23 01:21:59

诗句

螺青鸭绿,是永和三日,烟花如织。

投影东风晴半壁,照见古今消息。

孙墓朱陵,閒花野草,一种皆沉默。

东君何处,高天厚地难陟。

秣陵逐盗归来,转瞬千秋,自笑翻成贼。

更几千秋重论价,无得也应无失。

料得桑田,再经沧海,依旧鱼龙国。

白云来去,匆匆相与相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1:21:59

念奴娇 戊申三月登钟山

作者:俞律 〔近代〕

原文展示

螺青鸭绿,是永和三日,烟花如织。
投影东风晴半壁,照见古今消息。
孙墓朱陵,闲花野草,一种皆沉默。
东君何处,高天厚地难陟。
秣陵逐盗归来,转瞬千秋,自笑翻成贼。
更几千秋重论价,无得也应无失。
料得桑田,再经沧海,依旧鱼龙国。
白云来去,匆匆相与相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钟山上俯瞰的美丽景色,色彩如螺青和鸭绿般鲜艳,仿佛是永和三日的烟花绚烂如织。东风轻拂,晴空映照着古今的消息。孙子墓地与朱陵静静地隐藏在闲花野草中,显得格外沉默。东君(春天的神)何在,高天厚地让人难以攀登。秣陵的盗贼归来,转瞬之间千秋已逝,令人自嘲成了贼。即使再经过几千年,也只是重新论价,无所谓得失。想必桑田再经沧海,依旧是鱼龙混杂的国家。白云来去匆匆,彼此相识也只是瞬息之间。

注释

  • 螺青鸭绿:形容色彩鲜艳,像螺青和鸭绿一样。
  • 永和三日:指的是春天的美好时光。
  • 投影:指东风的映照。
  • 孙墓朱陵:指的是孙子和朱元璋的墓地。
  • 东君:春天的神,象征春天的到来。
  • 秣陵:指南京的古称。
  • 桑田沧海: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律(1880-1945),字仲华,号云峰,江苏人,是近代著名的诗人及教育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于历史、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戊申年春季,作者登上钟山,面对历史与现实,感慨万千,旨在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极具画面感的描绘,展现了钟山的美丽景色和历史的沉重。开篇用“螺青鸭绿”描绘春日的生机,结合“烟花如织”,营造出一幅美丽的春日图景。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历史的沉重,提到孙子和朱元璋的墓地,暗示历史的沉默与无声的教训。

“东君何处”一句,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与对生命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无奈。诗的后半部分则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世事的无常与人们的自嘲。最后,白云的来去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人与人之间的相识也是转瞬即逝,令人唏嘘。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还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沧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螺青鸭绿,是永和三日,烟花如织。
    描绘春天的景色,色彩丰富,生机盎然。

  2. 投影东风晴半壁,照见古今消息。
    东风带来晴朗的天气,映照出历史与现实的交融。

  3. 孙墓朱陵,闲花野草,一种皆沉默。
    历史人物的墓地被花草掩埋,象征着历史的沉寂与无声。

  4. 东君何处,高天厚地难陟。
    对春天的思考,表达追求的难度和无奈。

  5. 秣陵逐盗归来,转瞬千秋,自笑翻成贼。
    反思历史变迁,感叹时间流逝的无情和个人的无能为力。

  6. 更几千秋重论价,无得也应无失。
    历史的价值观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得失无所谓。

  7. 料得桑田,再经沧海,依旧鱼龙国。
    预见未来的变化,依然是复杂的社会现象。

  8. 白云来去,匆匆相与相识。
    表达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短暂与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桑田沧海”比喻社会的变化。
  • 拟人:将春天的神东君拟人化,表现对春的渴望。
  • 对仗:全诗节奏感强,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表现了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同时展现了对美好春天的向往与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螺青鸭绿: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 孙墓朱陵:历史的沉重与教训。
  • 东君:春天的象征,代表希望与新生。
  • 白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螺青鸭绿”形容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2. “孙墓朱陵”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孙子
    • B. 朱元璋
    • C. 李白
    • D. 杜甫
  3.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什么?

    • A. 夏天的神
    • B. 春天的神
    • C. 冬天的神
    • D. 秋天的神

答案

  1. C. 春天
  2. A. 孙子
  3. B. 春天的神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登高》:王之涣

诗词对比

  • 《春望》与本诗的对比:两首诗都探讨了春天与历史的关系,但《春望》更多地表现了个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念奴娇》则更侧重于历史的反思与个人的感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词鉴赏指南》
  • 《近现代诗人传记》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唐诏监簿池阳市征 西斋秋晚 冬眺 寄君贶王学士 和御制皇太后恭谢太庙 相国寺祈雨马上口占 送余姚尉顾洵美老辈 侨居二首 送承制刘兼济知原州 送静海勾稽高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血字旁的字 克字旁的字 黄页 行字旁的字 麥字旁的字 人氏 尺枉寻直 浮收勒索 牌印 凵字底的字 餐风沐雨 游戏尘寰 巍然不动 腹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修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