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0:33
览镜无方染白髭,
垂车有疏叩丹墀。
故将军老班师后,
村校书贫散学时。
百岁电光俄变灭,
一场春梦莫寻思。
篱边尚有开残菊,
乱插乌巾策杖嬉。
在镜子前照见自己,白发已悄然染上,
看到车马在宫廷前轻轻叩打。
老将军在班师归来的时候,
村里的书生贫寒无依,时光流逝。
百岁如电光般一闪而过,
一场春梦已成泡影,不必再去追寻。
篱笆边依然有几朵残菊盛开,
我随意将乌巾插在头上,拄着杖子玩乐。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季真,号天泉,宋代诗人,以其豪放、清新、朴实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晚年,作者在回首往昔的同时,感慨人生的无常,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逝去青春的追忆交织而成,表达了对人生的哲思。
《览镜》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在镜子前,诗人看到自己已然染白的胡须,反映出年华的逐渐流逝和对衰老的无奈。接着,通过“垂车有疏叩丹墀”,诗人描绘了车马经过宫廷的情景,暗示着权力和地位的变迁,和作为一介书生的无奈感。
诗中提到的“故将军老班师后”,则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昔日的荣耀已成过去,反映出社会的变化与个人命运的无常。接下来的“百岁电光俄变灭”,更是让人感受到时间如电光般瞬息万变,生命的短暂使人感到惋惜。
最后两句,“篱边尚有开残菊,乱插乌巾策杖嬉”,用残菊的意象象征生命的脆弱与坚持,而插乌巾、拄杖的嬉戏则展现了一种洒脱和豁达的态度,似乎在告诉读者尽管生活中有许多无常,我们仍然可以选择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社会变迁的独特理解,展现了人性中对美好与哀愁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镜中白发、历史变迁、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传达出对人生无常和生活态度的反思,体现了一种淡然与豁达的处世哲学。
诗词测试:
诗中“百岁电光”比喻什么?
“篱边尚有开残菊”中“残菊”象征什么?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较,刘克庄的《览镜》同样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但刘克庄更倾向于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内心的思考,而杜甫则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反映人生的沉重与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