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2:1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2:19:04
卜算子·泛西湖坐间寅斋同赋
作者: 高观国 〔宋代〕
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
檐外蛛丝网落花,也要留春住。
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
十二雕窗六曲屏,题遍伤心句。
春天来临时,我屈指一算,转眼间又要告别春天。
檐外的蛛丝与落花,尽管如此,我还是想留住春天。
几天里欢喜于春日的晴朗,几夜里又因春雨而忧愁。
在这十二扇雕花窗和六曲屏风之间,我写满了伤心的诗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对春天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与古人常有的“春去春来”之感相呼应。
作者介绍:
高观国,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日,诗人泛舟于西湖,感受到春天的短暂与美丽,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春天匆匆流逝的惋惜以及内心的伤感。
《卜算子·泛西湖坐间寅斋同赋》以春天为主题,借用自然景象传达诗人的情感。诗的开头通过“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展现了时光的飞逝,诗人用简单而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与不舍。接着,檐外的蛛丝与落花象征着春天的脆弱,虽是自然现象,却引发了诗人更深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希望留住美好的情感。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展示了春天的双面性,晴朗的日子让人欢喜,而雨夜则令人忧伤,这种情感的起伏传达出一种生活的真实与复杂。此外,诗的最后两句通过描绘“十二雕窗六曲屏”的雅致环境,表现了诗人在这样优雅的空间中思索与创作,所写的“伤心句”恰恰反映了他内心的苦闷与对春天的感伤。
整首诗情感细腻,字句之间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慨叹,同时也流露出对春天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
逐句解析:
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
诗人通过屈指的动作来计算春天的来临,表明时间的流逝之快,令人惊讶。
檐外蛛丝网落花,也要留春住。
描述春天的细微之处,虽然自然界的景象在变化,诗人依然希望能留住春天的美好。
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
诗人在春日的晴朗与雨夜之间的情感反差,表现出对春天的复杂感受。
十二雕窗六曲屏,题遍伤心句。
描绘了一个雅致的环境,诗人在此创作,留下了满满的伤感诗句。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惋惜,揭示出生活中不可逆转的时间流逝和内心深处的伤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了春天的短暂?
A. 通过自然景象
B. 通过人际关系
C. 通过历史典故
诗中提到的“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反映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希望
B. 失落与忧愁
C. 喜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在春天主题下的不同情感表达。李清照的词中多了几分柔情与婉约,而高观国则更显伤感与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