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11:1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11:14:44
水龙吟 瓶中桃花,追和先伯父原韵
作者:张珊英 〔清代〕
一枝掩映窗纱,殷勤留得春风在。
年时记得,点脂匀粉,而今未改。
烂漫娇红,参差软绿,未禁憔悴。
问天涯多少,絮翻丝罥,乱点向斜阳外。
独立银屏无语。恐飘零凄凉含泪。
淡月飞来,疏帘乍卷,影摇风碎。
又怕夜阑,子规啼处,惹它无寐。
把琼钩押下,湘云深护,莫教轻坠。
全诗翻译:
窗纱之后,一枝桃花悄然掩映,温柔地留住春风的气息。
记得去年,这花儿妆点得如脂粉般细腻,而如今依旧不改妩媚。
那烂漫的娇红,参差的嫩绿,依然未能抵挡岁月的憔悴。
天涯何处有多少人,如同飞絮般迷乱,点缀在斜阳之外。
我独立在银色屏风旁,无言以对,唯恐花儿飘零,凄凉地含泪。
淡淡的月光飞来,轻轻卷起窗帘,影子在风中摇曳,碎成一片片。
又害怕夜深时,子规的啼声让人无法入眠。
我将琼钩轻轻放下,深深地护住这湘云似的花朵,莫让它轻易坠落。
典故解析:
“子规啼”指杜鹃鸟的叫声,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或抒发离愁别绪。此处用来渲染夜深时的孤寂和无眠。
作者介绍:
张珊英,清代女诗人,以写词见长,作品多描写女性的情感与生活,风格细腻柔美,常用花鸟景物来寄托情思。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为了追忆与先伯父的情感联系,表达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桃花作为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机与希望。
这首《水龙吟》通过描写桃花的细致入微,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感怀。开篇以“窗纱”引入,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桃花的掩映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与温暖。诗中“年时记得,点脂匀粉”,通过对桃花妆点的描写,传达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接着,诗人用“烂漫娇红,参差软绿”描绘了桃花的绚丽,然而“未禁憔悴”却隐含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忧伤。此时,诗人对天涯的询问,既是对生命的追问,也加深了对流逝的感慨。
最后,诗人在“独立银屏无语”的孤独感中,表现出对自然和生命的敏感,尤其是“子规啼处,惹它无寐”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生动地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整体诗作情感真挚,意象生动,传达了对春花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蕴含了人生的感悟与情感的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生命的感慨
C. 对往昔的怀念
诗中“点脂匀粉”指的是什么?
A. 桃花的妆点
B. 诗人的心情
C. 春天的气息
“子规啼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思乡
C. 对春天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