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浪淘沙》

时间: 2025-07-12 14:25:48

诗句

莺语绮窗前,唤醒幽眠。

起来闲倚玉台边。

慢理绿云轻挽髻,淡扫眉铅。

妆罢尚迁延,俏影如仙。

海棠红得可人怜。

手摘一枝重照镜,到底谁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4:25:48

原文展示:

浪淘沙
作者: 俞敦培 〔清代〕

莺语绮窗前,唤醒幽眠。
起来闲倚玉台边。
慢理绿云轻挽髻,淡扫眉铅。
妆罢尚迁延,俏影如仙。
海棠红得可人怜。
手摘一枝重照镜,到底谁妍。


白话文翻译:

门前莺鸟轻声啼,唤醒了我沉沉的美梦。
我懒懒地靠在玉石台边,
慢慢整理着轻柔的发髻,淡淡地画着眉。
妆容打扮完毕,还是忍不住迟迟不愿离去,
镜子前的倩影仿佛如仙子一般。
海棠花红得让人怜爱,
我轻轻摘下一枝再次照镜,究竟谁更加美艳。


注释:

  • 莺语:指黄莺的啼叫声,形容春天的气息。
  • 绮窗:华丽的窗户,象征富贵和美好。
  • 幽眠:指深沉的睡眠,形容安静和恬淡的状态。
  • 玉台:玉石制成的台子,象征女子的高贵与优雅。
  • 绿云:指柔软的发髻,形容发丝如云彩般轻盈。
  • 眉铅:古代女子用铅粉画眉,形容淡雅的妆容。
  • 俏影:美丽的身影。
  • 海棠红:海棠花的红色,象征美丽和娇艳。
  • :美丽,通常指女子的容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敦培(1821-1899),字梦阮,号惕庵,晚号秋水,是清代晚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词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女性的妩媚和春日的景致。

创作背景:

《浪淘沙》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美好场景与女性的柔美,表达了对生活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浪淘沙》以轻快的语调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位女子在春日晨光中悠闲的妆扮场景。诗的开头用“莺语绮窗前”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黄莺的鸣叫仿佛是对女子的温柔唤醒,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接着,通过“起来闲倚玉台边”描绘出女子懒散而优雅的姿态,玉台不仅象征着她的高贵,也传达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句子描绘了女子精致的打扮过程,慢理发髻、淡扫眉铅,展现出她在美丽与优雅之间的细致平衡。尤其是“俏影如仙”,将她的美丽提升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仿佛是仙女下凡,令人陶醉。

最后两句“海棠红得可人怜,手摘一枝重照镜,到底谁妍”,不仅描绘了海棠花的娇艳,也引发了对自身美丽的思考。她在镜前与花对比,暗示了内心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对美丽的深刻反思。整首诗通过春日的美好、女子的妆扮以及对美的感怀,传达出一种闲适而又深邃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莺语绮窗前:春天的黄莺在窗前轻声啼叫,唤醒了沉睡的女子。
  2. 唤醒幽眠:呼唤她从梦中苏醒,暗示女子的闲适状态。
  3. 起来闲倚玉台边:她起身懒散地倚靠在玉台旁,表现出一种慵懒的美态。
  4. 慢理绿云轻挽髻:她慢慢整理着头发,形象生动且优雅。
  5. 淡扫眉铅:轻轻地画眉,表现出自然的妆容。
  6. 妆罢尚迁延:尽管打扮完成,但她仍旧不愿离去,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7. 俏影如仙:她的身影如仙女般美丽,令人向往。
  8. 海棠红得可人怜:海棠花开得娇艳动人,象征女子的美丽。
  9. 手摘一枝重照镜:她轻轻摘下一枝花,照镜子,思索自我。
  10. 到底谁妍:最后的反问,既是对美的自我怀疑,也是对他人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比作仙女,增强了其美丽的神秘感。
  • 拟人:黄莺的啼叫被赋予了唤醒的功能,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中“慢理绿云轻挽髻,淡扫眉铅”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美丽场景和女子的妆扮,表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展现了女性优雅的气质与内心的细腻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自然。
  • 玉台:象征高贵与优雅,代表女子的身份和气质。
  • 海棠:象征娇艳与美丽,常用来比喻女性的美丽。
  • 镜子:象征自我反省与对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莺语绮窗前”的意思是: A. 黄莺在窗前啼鸣
    B. 黄莺在湖边飞翔
    C. 黄莺在树上唱歌

  2. 填空题:诗中的“海棠红得可人怜”形容的是__的美丽。

  3.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对/错)


答案:

  1. A
  2. 女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女性的柔美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温庭筠的《月夜忆舍弟》:表达对亲情的思念与美好景致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与俞敦培的《浪淘沙》:两者在描绘自然之美上均有独特的视角,但李白更侧重于宏大的气势,而俞敦培则细腻入微,突显女性的柔美。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研究》

相关查询

调笑令 初秋闻雁 调笑令 调笑令 调笑令 调笑令四首 其四 调笑令(效韦苏州作) 调笑令 三请梨花 调笑令 调笑令 调笑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杏饧 包含棋的成语 糸字旁的字 尽其在我 夕字旁的字 寒铜 瞻前思后 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足为法 米字旁的字 大花边 展谢 戈字旁的字 血字旁的字 颠头耸脑 正气之歌 闯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