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1:2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1:28:43
倚遍阑干日又曛,一重蕉影上帘昏。
啼莺到晚犹依树,飞絮如烟肯化尘。
香欲烬,酒愁温。落花还学远游人。
宵来雨是春归路,不比刀环梦未真。
我倚靠着栏杆,夕阳再次西沉,窗帘上投下了一层蕉叶的阴影。
黄莺到傍晚还在树上啼鸣,飞舞的柳絮如同烟雾,怎能化为尘埃?
香烟快要熄灭,酒意渐渐温存。落花还像远行的人一样飘零。
夜里来的春雨是回归的路,却不如刀环般的梦来得真实。
诗中提到的“刀环梦”可能与古代的梦境文化有关,刀环象征着不真实的梦境。此处对比春雨的归属感与梦的虚幻性,表现了作者对春天归来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杜文澜,清代诗人,以词风婉约、情感细腻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与人们的内心感受。
这首词作于春天,正值花开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春天的思念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体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杜文澜的《鹧鸪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个人的情感。开篇以“倚遍阑干日又曛”引入,意境悠然,仿佛让人感受到黄昏的静谧与思绪的纷飞。蕉影低垂,投在帘上,营造出一种轻柔的氛围,令人沉醉。接着,诗中提到的啼莺与飞絮,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尤其是“香欲烬,酒愁温”,表明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眼前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情感更显深厚。最后,诗人以“宵来雨是春归路”来呼应开头,春雨的到来既是对春天的期待,又是对现实的反思,表现了对梦中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无奈。整首词在优美的意象中渗透出淡淡的忧伤,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春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现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春天的归来象征着希望,但梦中的美好却不再真实,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