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1:2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1:27:42
江南一夜香波冷,楼台画成秋意。旧院藏莺,长桥系马,攀折游踪难记。飘零燕子,认六代斜阳,倦魂醒未?怨笛谁家,后庭歌罢更憔悴。桃根桃叶易老,渡头空照影,羞斗眉翠。舞扇勾云,华灯背雨,都换伤春滋味。阑干傍水,问丁字帘前,细腰谁倚?无那西风,乱鸦啼又起。
江南的夜晚,水波冷冽,楼台上勾画出浓厚的秋意。旧院中藏着黄莺,长桥上系着马匹,游玩的踪迹难以追忆。燕子在空中飘零,认得六朝的斜阳,倦怠的灵魂还没醒来。谁在怨笛声中,后庭的歌声停了,愈发显得憔悴。桃树的根和叶子容易衰老,渡口的水面空照着你的影子,羞于与翠绿的眉毛争妍斗艳。舞扇勾动着云彩,华丽的灯光在雨中闪烁,都变成了伤春的滋味。阑干靠近水边,问那丁字形的帘子前,细腰的人是谁在倚靠?无奈西风又起,乱鸦啼叫声再次响起。
杜文澜(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善于描绘江南的优美景致,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台城路 秦淮秋柳》创作于清代,正值江南水乡的秋季,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惋惜。此时正值江南水乡的繁华与凋零,诗人以感伤的笔调反映了时光流逝的无奈。
《台城路 秦淮秋柳》展现了诗人对江南秋天的细腻观察和深邃思考。诗的开头以“江南一夜香波冷”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清冷的秋季氛围,波光粼粼的水面与凉爽的气息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到一丝惆怅。诗中提到的“旧院藏莺”和“长桥系马”描绘了秋日游人的闲适和不舍,暗示着往日的美好难以忘怀。
接下来的“飘零燕子,认六代斜阳”则通过燕子的飞翔表现出对历史的追忆,同时“倦魂醒未”则流露出一种对失去的感慨,诗人在此时此刻,仿佛与历史对话,感受着时间的无情。整首诗中,桃花的易老和渡头的空影相互映衬,展现了人事的变迁与生命的短暂,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无奈与惋惜。
最后,诗的结尾“无那西风,乱鸦啼又起”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西风的吹动仿佛是在唤醒沉睡的记忆,而混乱的鸦啼声则象征着内心的纷扰与不安。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展现了杜文澜对江南秋景的深切感悟和对人生的哲思。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江南秋天的感慨,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惋惜,表现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中“江南一夜香波冷”的意境主要表现了什么?
“倦魂醒未?”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桃根桃叶易老”中的“易老”表达了什么?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亲人的关切,但其情感更为沉重,而《台城路 秦淮秋柳》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更加侧重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