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朱仙镇庙》

时间: 2025-04-26 05:30:49

诗句

宋墓莽岑寂,岳宫今在兹。

风霜留桧柏,阴雨见旌旗。

百战回戈地,中原左衽时。

土人严伏腊,偏护向南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0:49

原文展示:

宋墓莽岑寂,岳宫今在兹。
风霜留桧柏,阴雨见旌旗。
百战回戈地,中原左衽时。
土人严伏腊,偏护向南枝。

白话文翻译:

这片古老的宋墓静默而荒凉,岳宫如今仍然屹立在这里。
风霜在桧树和柏树上留下了痕迹,阴雨中能见到旗帜的影子。
这里曾是百战之地,如今中原的衣衫已是不同的色彩。
当地人严守着腊月的传统,偏向南方的枝头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注释:

  • 宋墓:指北宋时期的墓葬,象征历史的沉寂与衰亡。
  • 莽岑寂:莽莽苍苍,显得沉寂和荒凉。
  • 岳宫:指岳飞的庙宇,象征忠诚和英勇。
  • 桧柏:常绿树,象征坚韧与长寿。
  • 旌旗:用以标志军队或某种团体的旗帜,象征战斗与荣耀。
  • 百战回戈:指在激烈战争中反复交战的情景。
  • 土人:指当地的居民。
  • :指腊月,古时的一个重要节令,代表传统。

典故解析:

  • 岳飞: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其忠诚和英勇被后人传颂。
  • 中原:指中国的中心地区,历史上多次成为战争的焦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梦阳,明代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深厚的历史感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涉及历史、战争和人文情怀,具有浓厚的民族意识。

创作背景:

《朱仙镇庙》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民族危机的时代,诗人通过描写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象,表达对历史的深思和对民族命运的关注。

诗歌鉴赏:

《朱仙镇庙》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人在描绘朱仙镇的古老遗迹和自然景观时,流露出对历史的沉思与对民族命运的忧虑。开头两句“宋墓莽岑寂,岳宫今在兹”,通过对比,突显出历史的沉重和对比,宋朝的辉煌与如今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岳宫的存在,仿佛在提醒人们铭记历史,继承忠诚与英勇的精神。接下来的“风霜留桧柏,阴雨见旌旗”,通过描绘自然的风霜雨露,寄托诗人对历史的感慨。桧柏的坚韧和旌旗的隐现,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民族精神的传承。最后两句“百战回戈地,中原左衽时”,描绘了古战场的变化,表明历史的沧桑与人们的处境。诗的结尾“土人严伏腊,偏护向南枝”,则表达了对传统与家园的守护,暗含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兼具历史深度与人文关怀,展现了李梦阳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敏锐的历史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宋墓莽岑寂:描绘了宋代的墓地,显示出历史的沉寂。
  2. 岳宫今在兹:提醒人们岳飞的英勇与忠诚仍在,激励后人。
  3. 风霜留桧柏:自然的风霜在古树上留下痕迹,象征时间的流逝。
  4. 阴雨见旌旗:雨中隐现的旌旗,体现了历史的印记与战斗的荣光。
  5. 百战回戈地:表现战场的激烈与变换,暗示历史的动荡。
  6. 中原左衽时:中原的衣着变化反映了时代的更迭与历史的变迁。
  7. 土人严伏腊:当地人对传统的坚守,表现出对文化的尊重。
  8. 偏护向南枝:暗示对南方的依恋与保护,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宋墓”比作历史的沉寂。
  • 对仗:如“风霜留桧柏,阴雨见旌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风霜和阴雨给予生命,增强了自然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对民族精神的传承。通过对古迹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宋墓:历史的沉寂与衰亡。
  • 岳宫:忠诚与英勇的象征。
  • 桧柏:坚韧与长寿。
  • 旌旗:战斗与荣耀。
  • :传统与文化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朱仙镇庙》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李梦阳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岳宫”代表什么? A. 一座庙宇
    B. 一处战场
    C. 一片森林
    D. 一座山

  3. “百战回戈地”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战争的胜利
    B. 战争的残酷与变化
    C. 战争的结束
    D. 战争的荣耀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民族精神的关注。
  • 明代王守仁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反映历史沧桑与英雄情怀。

诗词对比:

  • 李梦阳的《朱仙镇庙》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两者都涉及历史的沉思与对传统的尊重,但李梦阳更侧重于历史遗迹的描绘,而陆游则更关注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诗人情怀。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李梦阳研究》
  • 《古代诗词解析与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进秋隼 屏居盩厔 早朝 东郊别业 晚投江泽浦即事呈柳兵曹泥 巴陵逢洛阳邻舍(一作书情逢故人) 过三郊驿却寄杨评事时此子郭令公欲有表荐 旅次汉故畤 雪后宿王纯池州草堂 春日洪州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宪式 貝字旁的字 啾嘈 无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纱罗 始终一贯 包含可的词语有哪些 一尘不缁 包含植的词语有哪些 掞藻飞声 肉字旁的字 双人旁的字 单忧极瘁 唱高调 大公 包含倦的成语 感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