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0:49
宋墓莽岑寂,岳宫今在兹。
风霜留桧柏,阴雨见旌旗。
百战回戈地,中原左衽时。
土人严伏腊,偏护向南枝。
这片古老的宋墓静默而荒凉,岳宫如今仍然屹立在这里。
风霜在桧树和柏树上留下了痕迹,阴雨中能见到旗帜的影子。
这里曾是百战之地,如今中原的衣衫已是不同的色彩。
当地人严守着腊月的传统,偏向南方的枝头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李梦阳,明代诗人,以其豪放的诗风和深厚的历史感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涉及历史、战争和人文情怀,具有浓厚的民族意识。
《朱仙镇庙》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民族危机的时代,诗人通过描写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象,表达对历史的深思和对民族命运的关注。
《朱仙镇庙》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人在描绘朱仙镇的古老遗迹和自然景观时,流露出对历史的沉思与对民族命运的忧虑。开头两句“宋墓莽岑寂,岳宫今在兹”,通过对比,突显出历史的沉重和对比,宋朝的辉煌与如今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岳宫的存在,仿佛在提醒人们铭记历史,继承忠诚与英勇的精神。接下来的“风霜留桧柏,阴雨见旌旗”,通过描绘自然的风霜雨露,寄托诗人对历史的感慨。桧柏的坚韧和旌旗的隐现,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民族精神的传承。最后两句“百战回戈地,中原左衽时”,描绘了古战场的变化,表明历史的沧桑与人们的处境。诗的结尾“土人严伏腊,偏护向南枝”,则表达了对传统与家园的守护,暗含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兼具历史深度与人文关怀,展现了李梦阳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敏锐的历史观察。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对民族精神的传承。通过对古迹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与希望。
《朱仙镇庙》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李梦阳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岳宫”代表什么?
A. 一座庙宇
B. 一处战场
C. 一片森林
D. 一座山
“百战回戈地”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战争的胜利
B. 战争的残酷与变化
C. 战争的结束
D. 战争的荣耀